中新网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贵州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

搜 索
投稿邮箱:zxwhnxw@163.com
新闻热线:0371-65700861

首页 > 健康河南 > 正文 >

河南:便民就医 更有“医”靠

  • 2024年11月12日 10:29
  • 来源:河南日报
  • 责任编辑:李新贺

  入院、挂号、续费、结算……就医过程中的“关键小事”,连着民生大事。聚焦医疗服务中的难点、堵点问题,构建便民惠民医疗服务体系,2023年以来,河南省持续推出“便民就医”少跑腿、优流程、提质量系列举措,改革的齿轮环环相扣,为化解看病难看病贵,蹚出了一条可行之路。

  连日来,记者实地走访我省部分省、市、县、村级医疗机构,看这场“便民就医”的微改革如何发挥效力,让群众就医的“烦心事”逐步变成“宽心事”。

  改革破题:从看病就医“关键小事”入手

  “去采血室该怎么走?”“CT检查室在哪里?”……就诊过程中,患者常有这些疑问。

  作为日均门诊量过三万人次的大型三甲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如何在患者踏入医院的第一刻起,就让他们感受到温馨细致的关怀?步入该院东院区门诊大厅,一台长约1.2米、宽约1米的院内智能导航机立刻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它赫然立于导诊服务台的右侧。

  轻点导航机屏幕,门诊楼、医技楼各楼层的科室分布便清晰地映入眼帘。选择目标科室,点击屏幕启动系统,系统将直观展示行走路线、方向、距离及所需时间。

  长久以来,医技检查环节一直是就医过程中的“痛点”。预约、排队、等报告……患者常感叹“看病跑断腿、检查耗时间”。那么,如何提升检查效率?

  在郑州市中心医院体检中心,记者看到,通过动态分布、弹性调配当天的号源,患者可以分时段、分专业预约体检项目,大大节省了排队等候时间。

  该院门诊办工作人员介绍,如今门诊患者医技检查平均1.87小时内完成,门诊患者转住院、医技检查无缝对接,1分钟就可完成入院办理。

  这一切变化都得益于我省推出的便民就医系列举措。自去年3月起,我省率先在全省二级以上医院探索实施“便民就医少跑腿”七项措施,涵盖会诊转诊一站式、院内智能导航、门诊患者医技检查24小时内完成等,这些措施从患者就医“小事”入手,精准提升医疗服务效率。

  同年10月,我省进一步推出“便民就医优流程”七项举措,包括门诊综合服务一站式、入院服务一站式、检验结果线上互认等。这些举措旨在进一步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优化医疗服务流程。

  作为全省首个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周口市中心医院通过数字化赋能,将原来在5个部门共16项审核盖章业务窗口前移,由“6个章”改为1个“医疗业务专用章”,真正实现“一窗通办、一章通办、一岗多能”,门诊患者办理业务平均在1.5分钟内完成,住院患者办理业务缩短至1.7分钟。

  群众的需求是改革的导向。截至2024年6月,全省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中,254家开展院内智能导航服务,417家提供病案复印线上服务,586家开展会诊转诊一站式服务,848家开通门诊患者检查预约服务,713家推行医保电子凭证全场景应用,584家提供诊间支付服务,367家开展病区结算,754家开展门诊综合一站式服务……

  一连串数字,正是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持续推进便民就医的生动注脚。

  服务提质:让群众近享优质医疗资源

  不久前的一天,河南省儿童医院门诊二楼的疑难罕见病诊室内座无虚席。来自康复科、神经外科、眼科等8个专科的专家聚在一起,为1岁7个月的罕见病患儿乐乐进行门诊多学科会诊。

  诊室外,乐乐安静地躺在妈妈怀里,而他的母亲王女士面容中夹杂着焦虑与期待:“从未想过孩子会得罕见病,听说今天有多学科专家来为孩子会诊,心里又有希望了!”

  今年2月,河南省儿童医院成立儿童疑难罕见病诊疗中心,每周都会进行一到两次多学科会诊。作为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该中心还吸纳了来自北京儿童医院的专家深度参与。“一站式多学科会诊,不仅显著缩短了患儿的诊断和治疗等待时间,还有效避免了重复检查和治疗的情况,为患者大大减轻了时间成本和经济负担。”省儿童医院院长张杰说。

  这仅仅是我省持续推进便民就医、不断改善就医体验的一个缩影。对于广大患者而言,医疗服务质量如何?能否以最小的经济代价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这些都是他们最为关心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今年3月,我省又在全省三级医院推出“便民就医提质量”七项举措,包括推行患者安全、手术质量安全等。这些举措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了患者最关心的医疗服务各环节和临床科室上,以疾病诊疗为链条,将高质量医疗服务贯穿就医全过程。预计到年底前,“便民就医提质量”的七项举措将有序覆盖到全省二级以上医院。

  在大医院能看好病,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到便捷的医疗服务,这才是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应有之义。

  家住宝丰县赵庄镇袁庄村的李春锋,既是守护村民健康的医生,也是曾被抢救过来的心肌梗死患者。

  “幸亏在卫生室及时做了心电图,心电诊断中心专家快速确诊我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赵庄镇胸痛救治单元又派出急救团队及时将我转运到县胸痛中心,这才救回来一条命。”李春锋谈起自己的救治经历,仍心有余悸。

  李春锋是宝丰县“心电一张网”建设以来被成功救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一位,也是宝丰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高效协作的又一例证。自2018年以来,宝丰县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构建了县、乡、村互联互通的“心电一张网”。通过这一网络,基层医生可以为患者做心电图,并由县医院医生远程判读结果。这不仅解决了基层心电诊断人才短缺的难题,还确保了胸痛患者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上联国家队医疗资源,下通基层医疗体系,以“小切口”微改革撬动就医“大民生”。借助于数字化赋能,便民就医“微改革”不仅重塑群众就医全流程,让看病就医更便捷,还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通过远程医疗、医联体建设等形式,为基层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久久为功:筑牢群众就医的“医”靠

  悠悠民生,健康最大。

  看病就医涉及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是最大的民生。推行“便民就医提质量”七项举措,不仅是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推进民生领域改革的具体行动,也是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抓手。

  自启动之初,我省便将“便民就医”系列举措纳入省委督办平台,这种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确保了改革举措的落地见效和持续深化。

  河南省社科院副研究员张柏林说:“从‘少跑腿’‘优流程’到‘提质量’,每一步都精准切中了当前医疗服务中的短板与不足。这一系列举措的推出,不仅体现了政府对民生问题的深切关怀,也彰显了通过制度创新和技术革新解决现实问题的决心与能力。”

  久久为功,持续发力。细微的变化在群众看病就医时悄然发生着,一系列改革“组合拳”正在收获成效——

  群众就医更加便捷了,比如看病过程中手续烦琐、来回奔波和挂号缴费、检查检验等候时间长等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就医过程更加高效了,以病区结算为例,患者能平均节省35分钟,2023年平均住院日比2022年减少0.42天。

  医疗服务更优质了,利用互联网技术,医疗服务半径不断扩展,群众就医成本节省的同时就医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不仅如此,医患关系也更和谐了,根据国家满意度测评最新结果显示,河南公立医院门诊患者、住院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过去病人追着医生跑、一人住院全家忙,现在会诊转诊一站式、门诊住院服务一站式,打开了医患关系的“心结”,拉近了医患之间的距离。

  “群众需求是导向,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作为医疗卫生工作的立足点、出发点。”省卫生健康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侯红说,下一步,我省还将进一步推出“便民就医强能力”等系列举措,打造河南特色便民就医服务品牌,全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记者 李倩 通讯员 刘云兵 郑良子)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