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贵州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

搜 索
投稿邮箱:zxwhnxw@163.com
新闻热线:0371-65700861

首页 > 健康河南 > 正文 >

立冬养生,从“睡懒觉”开始

  • 2024年11月05日 11:54
  • 来源:中新网河南
  • 责任编辑:李新贺

  11月7日,我们将迎来“立冬”节气,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标志着冬季的正式来临。立冬后,气温逐渐下降,昼短夜长,人体的生理节律随之改变。根据中医养生的原则,立冬时节养生应特别注重“藏”,即保护阳气,少出汗,多保暖,顺天时,气血通。

  在养生方面,调整作息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中医认为,冬季应该“早睡晚起”,这意味着我们要顺应自然的阴阳变化。具体来说,立冬后的早晚温差较大,夜晚时间变长,因此应早些休息,延长睡眠时间,确保身体得到充分的滋养,以利于阳气藏于体内。《遵生八笺》曰:“冬三月,人当闭精塞神,以厚敛藏”,建议少活动,多读书,少释放,多吸收,少表达,多感悟!

  早睡晚起,充足睡眠

  立冬时节,昼短夜长,通过充足的睡眠,阳气可潜藏,阴精可蓄积,来适应气候的变化。建议每晚十点之前入睡,早晨最好等太阳出来后起床,这样既能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又能避免清晨寒气对身体的影响。《黄帝内经》曰:“冬三月,此谓闭藏,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防寒保暖,保护阳气

  寒邪是冬季中的主要致病因素,寒主收引,寒邪会引起血管壁与支气管的收缩,加剧血压升高、缺血、咳嗽等症状。所以,冬季养生保健,一定要注意防止寒邪的侵袭。尤其是头部、颈部和脚部这些容易受寒的部位。出门时应戴上帽子、围巾,并穿上保暖的鞋袜。

  现代医学认为,冬季的低气温环境容易诱发冠心病、高血压、肺气肿、关节炎等疾病发作。患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病的人到了冬季病情会逐渐加重,遇到冷空气刺激还会诱发急性发作,建议老年人和体质虚弱者尽量减少早晨的外出活动,避免冷空气直接刺激身体。

  温补饮食,增强免疫

  立冬的饮食调养要遵循“秋冬养阴”“无扰乎阳”的原则,注重温补,建议多吃温性食物,如牛肉、羊肉、红枣等,此类食物有助于增强身体的御寒能力,预防疾病。避免进食过多寒凉食物,以免损伤脾胃,但也不宜温燥,多饮豆浆、牛奶,多吃萝卜、青菜、豆腐、木耳等,应适量进补,帮助身体更好御寒,提高免疫力。古语云:冬季进补,来年打虎!

  适量运动,提升活力

  尽管冬季寒冷,适量的运动依然能够增强体质,促进血液循环。阳光充足的时候宜多到户外晒太阳,可起到壮阳气,温通经脉的作用,也可选择温和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等,既能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又能避免剧烈运动带来的受寒风险。运动时需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在清晨或夜晚进行户外锻炼。

  立冬是冬季养生的起点。通过调整作息、保暖防寒、温补饮食和适当运动,我们可以更好地适应冬季的寒冷气候,保持身体健康。立冬养生并不复杂,从“睡懒觉”开始,形成合理的生活习惯,能有效助力健康过冬。

供稿专家:新乡市健康科普专家 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布凡

审核专家:河南省健康科普专家 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娄政驰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宣传处指导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