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地出现因游泳感染腺病毒案例,引起人们关注。什么是腺病毒?如何预防?郑州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吴彪来给大家支招。
什么是腺病毒?
腺病毒,即人腺病毒。人腺病毒是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之一,会造成呼吸系统、胃肠道以及眼结膜等多种组织感染。
腺病毒如何传播?
飞沫传播是呼吸道感染腺病毒的主要传播方式;接触腺病毒污染的物品或表面后未经洗手而触摸口、鼻或眼睛;当有腺病毒携带者进入泳池后,池水就有可能造成腺病毒传播。
哪些人容易中招?
腺病毒人群普遍易感,尤其是2岁以下儿童。常见的症状包括发热(尤其是39℃以上的高热)、咳嗽、鼻塞、咽痛、结膜炎、腹痛、腹泻等。值得注意的是,腺病毒引起的发热比较顽固,可能超过1周还会反复。
如何预防腺病毒感染?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少揉眼;咳嗽或打喷嚏时需要遮住口鼻;避免和他人共用杯子、餐具;清洁家中水槽、台面和其他常接触物品表面。
少去人多密闭的公共场所。如果儿童需要到公共泳池游泳,也要选择有规范消毒的泳池。
游泳前后注意卫生。游泳前后,用肥皂和流动水淋浴;游泳过程中佩戴好泳帽、泳镜等,尽量避免呛水或吞咽;如果泳镜进水,切勿用手揉眼,及时用清水冲洗;如有感冒症状或其他不适,应避免去公共泳池游泳。
避免接触感染者。如果身边有人感染腺病毒,注意做好隔离和消毒工作,避免患者与儿童接触。
由于腺病毒感染属于自限性疾病,目前尚无特效药,轻症患儿一般5~7天发热可退,伴随的症状也会有所改善。少数患儿出现病情进展,发生致死性腺病毒感染,常见于免疫功能低下和慢性基础疾病患儿,偶见于健康人群。如果高度怀疑腺病毒感染,吴彪建议前往医院排除腺病毒感染情况。(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