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贵州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

搜 索
投稿邮箱:zxwhnxw@163.com
新闻热线:0371-65700861

首页 > 健康河南 > 正文 >

健康科普|一起学做“不倒翁”

  • 2024年07月11日 11:13
  • 来源:中新网河南
  • 责任编辑:李新贺

  “老骥伏枥、安全为上”,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骨骼逐渐变得脆弱,肌肉力量及平衡能力均会有所下降,要想安全地度过晚年生活,预防老年人居家跌倒是重中之重。

  一、跌倒的危害有哪些?

  1.老年人跌倒最常见的伤害是骨折。大于90%的老年人骨折是由跌倒所致。其中,髋部骨折是后果最为严重的一种,发生髋部骨折一年内死亡率为15%至20%,常被称为“生命中的最后一摔”。

  2.跌倒是老年人致残或死亡的重要原因。跌倒会造成多系统、多个器官的损伤,如脑部、软组织损伤或脱臼等。

  3.跌倒会使老年人产生深深的无助感和失败感,伤害老年人的尊严和自信,特别是当跌倒发生在其他人面前并且需要他人搀扶时。

  二、怎样有效预防老年人跌倒的发生?

  1.评估跌倒的风险:评估有无骨质疏松症、视力障碍、认知功能障碍、运动和肌肉功能障碍、居住环境的危险程度等,进行跌倒风险的评估,降低老年人有无跌倒的可能性。

  2.保持康复锻炼的习惯:老年人要避免久坐不动的习惯,防止肌肉萎缩和骨质疏松。要适当进行体育运动,尤其要加强下肢肌肉、关节的锻炼,适当的锻炼能增强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保持步态的稳定性和平衡力,增加身体的灵活性和反应时间。

  常见的锻炼方式有:八段锦、五禽戏、太极拳等,有条件的老年人可以有规律地进行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相结合,适当加强核心肌肉群的训练,对于预防跌倒有很重要的作用。

  3.去除居家环境的危险因素:保持家里的通道畅通无阻,如:楼梯、走廊、过道不要堆放杂物,电线、电话线不要从通道地面经过,房间之间不要设置门槛。家中地面应使用防滑材质,如:卫生间和浴室地面应铺设防滑垫并安装扶手,厨房、卫生间如果有水或油渍溅到地面上,一定要及时擦干,使用地垫和地毯要保持平整并固定在地面上。家里的光线要充足,如:照明灯的开关应安装在易于触及的地方,或者使用声控或感应式开关。家具选择要适宜,如:家具应采用圆角设计,桌角要有软性材质的保护,常用物品摆放在伸手就可以拿到的地方。

  4.加强饮食营养:要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老年人膳食宝塔”进行日常饮食的摄入。主要是规范地多摄入优质蛋白,含有优质蛋白的食物有肉、蛋、奶、豆,肉类以鸡肉、鱼虾、牛肉为主,同时提供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蛋类以鸡蛋为主,提供合理组成的氨基酸,是优质蛋白的典型代表;奶类包括牛奶羊奶等,不仅蛋白质质量高,还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其他营养成分;大豆蛋白是植物蛋白中的佼佼者,营养价值高,是素食者寻求植物蛋白的理想选择。优质蛋白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且比例适当易于吸收和利用,可以满足人体生长发育和修复的需求,从而保持和促进身体的正常机能,增强抵抗力。

  优质蛋白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在日常饮食中合理搭配这些优质蛋白,对于维护健康至关重要。尤其是奶类,建议老年人每天两盒奶,提升整体健康水平,让晚年生活更加精彩。

  5.重视疾病的防治:对患有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及精神疾病的老人,应进行早期诊断、治疗,应遵医嘱正确用药,定期对用药情况进行复查,根据用药后的不良反应,评价药物的作用,及时调整药物。特别注意了解他们的晕厥史,做好预防工作。

  6.加强健康教育,预防心理疾患:向老年人及其家属提供防跌倒的教育培训,使他们能辨别老年人跌倒的高危因素,熟练掌握防跌倒措施,遇到跌倒时能迅速作出反应。在日常生活中,应鼓励老年人保持乐观情绪,使其在自身能力和控制跌倒方面充满信心,克服恐惧跌倒的心理,激励他们适当进行平衡体操和转身技巧训练积极控制跌倒。

  “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会变老”,全社会都要关爱老年人,共同参与老年人跌倒的预防,使每一位老人都能成为快乐的“不倒翁”。

供稿专家:河南省健康科普专家 焦作市第五人民医院 赵智慧

审核专家:河南省健康科普专家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梁廷营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宣传处指导)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