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是常见的慢性疾病,其中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尤为普遍。这类疾病不仅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工作效率,而且在严重情况下,可能诱发哮喘急性发作,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务必及时前往过敏反应科或呼吸科等相关科室接受诊治。
我们需要了解常见的吸入性过敏源有哪些?不同类型的过敏又会有哪些典型症状?如何有效预防呼吸道过敏?还存在哪些常见的认识误区?
一、常见的吸入性过敏源主要包括:尘螨、霉菌、花粉、宠物毛发、昆虫、蟑螂等。
二、两种类型过敏的典型症状:
1、过敏性鼻炎:又被称为变应性鼻炎。是由于个体接触了过敏源,导致的鼻粘膜的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由花粉引发的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又被称为“花粉症”或“枯草热”,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与植物开花季节一致,多发生于春季和夏秋季,尤以夏秋季发病最多。
典型症状: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鼻塞和鼻痒,部分伴有嗅觉减退,与普通感冒的前期症状十分相似。但过敏性鼻炎的症状常常会因为接触了过敏源而加重,例如,在室内症状较轻,但接触到室外的粉尘、花粉时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会突然加剧。如过敏性鼻炎的症状未得到控制,进一步可能会引起流泪、眼痒、头疼、头晕等其他伴随症状,也可以发展为过敏性哮喘。
2、过敏性哮喘:又被称为变应性哮喘、特应性哮喘,是由于遗传因素与环境的共同的作用引起的气道慢性炎症反应。当哮喘发作时,会造成患者气道狭窄,影响肺部通气,进而导致患者发生呼吸困难的症状。但需强调哮喘不是儿童专有的疾病,儿童哮喘也会发展为成人哮喘,一些患有哮喘的儿童到成人以后也会反复地喘息,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生活以及工作。
典型症状: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和(或)凌晨发生。哮喘发作前有先兆症状,如流涕、打喷嚏(过敏性鼻炎的症状),再出现胸闷、气喘,严重者被迫采取坐位或者端坐呼吸,干咳为主,少痰,大多数患者需要住院治疗。但一般可自行或用平喘药物等治疗后缓解,但在缓解数小时后也可能再次发作。
三、呼吸道过敏的预防措施如下:
(一)避免接触过敏源
花粉季尽量减少外出,外出时需穿长袖衣服,佩戴花粉防护口罩和眼镜;回家后更换外衣,并及时洗脸、漱口、清除鼻腔分泌物。花粉高峰季节避免开窗通风。尘螨过敏者需彻底清洁居住环境,勤洗勤晒衣物和被褥,以消除尘螨。
(二)遵医嘱规律用药
支气管哮喘患者应遵医嘱规律用药,可随身携带快速支气管扩张剂以备急用。
(三)健康生活方式
1.充足睡眠,适量运动。可选择散步、慢跑、八段锦、太极拳、游泳等运动方式以增加肺活量,改善肺功能,但要注意运动强度,避免疲劳。如能长期坚持,循序渐进,可以增强体质,减少感冒及鼻炎复发。
2.调节情绪,心理平衡。避免过度兴奋、激动、焦虑等不良情绪刺激,有助于防治哮喘。
3.饮食清淡,搭配合理,避免服鱼、虾、蟹、蛋、牛奶等易诱发过敏的食物。适当多食用小白菜、南瓜、胡萝卜、蛋黄等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可以保护支气管上皮细胞。还可以多食用苹果、梨、大枣、柚子、番茄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助于增强抵抗力和抗过敏能力。
四、常见认识误区
【误区一】花粉症患者家里不可以养花
【解读】室内常见绿植通常不致敏,个别绿植有特殊气味,会诱发鼻炎或哮喘症状。合并霉菌过敏的患者最好不要在室内或者封闭阳台养花。
【误区二】阴雨天会加重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症状病情
【解读】阴雨天和阳光明媚的晴天都有可能加重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症状。因为较高的湿度和温度,可刺激花粉颗粒向空气中释放过敏源活性微粒,而花粉季节前后空气中过敏源微粒的存在,也可导致花粉过敏性鼻炎、结膜炎和哮喘的发生。另外气温降低会引起鼻粘膜收缩,引起鼻粘膜出现呼吸困难,尤其是有过敏性鼻炎的患者。
【误区三】过敏性鼻炎治不治无所谓
【解读】在很多人看来,过敏性鼻炎不过是个小毛病,治不治无所谓。事实上,不及时治疗,可能会诱发哮喘、过敏性结膜炎、鼻窦炎、分泌性中耳炎,儿童患者可导致腺样体肥化,引起打鼾,影响面容。
【误区四】很多患者看病时,担忧喷鼻剂中的激素会对身体有影响
【解读】其实大家不用担心,鼻用激素,安全性是比较高的。因为其含量小,在鼻腔局部使用,进入全身循环的剂量就更小了。
【误区五】滥用网红药
【解读】自行购买含有血管收缩剂的药物,这种药物能迅速缓解症状,尤其是鼻堵的症状。但长期使用,这类药物会造成药物性鼻炎,导致鼻炎更加难以控制。
【误区六】用药不规律
【解读】患者症状控制后自行停药。导致病情越来越严重。
供稿专家:河南省健康科普专家 河南省胸科医院 李艳鑫
审核专家:河南省胸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席卓娜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宣传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