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南新闻1月30日电 “我昨天到村卫生室看病,费用是29元,现场医保报销后,我个人只付了11元,真是太暖心了。”这是沈丘县石槽集乡王湖村村民李存粮近日在村卫生室看病时的感受。

李存粮的感受是沈丘县实施村卫生室门诊统筹用药“三统三保”医改工作机制的一大体现。
据悉,为让群众在家门口获得及时便利的就医、医保需求,去年下半年以来,沈丘县聚焦农民群众医疗保障领域急难愁盼问题和医疗保障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弱项,创新实施“三统三保”模式,有效破解群众在家门口“买药难”的问题。
所谓“三统三保”模式,即统一采购,保障用药需求;统一结算,保障资金透明;统一管理,保障流程规范。
据了解,以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常见疾病药品配备为主,沈丘县明确了330种常规药品作为“三统”药品清单。依托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乡镇卫生院根据村卫生室报送的需求量,合理确定采购量,用医保对药品统采款实行预付,卫生院直接向配送公司结算,村医只用药不付款,月底统一与卫生院结算,既解决了村医后顾之忧,也从源头上保障了群众用药安全。
在沈丘县,按照规定,乡镇卫生院会于每月月底前完成省平台药品结算确认工作,于次月上旬核对平台生成账单,下旬进行回款结算。目前已结算药款1003万元,大大减轻配送公司垫资负担。并建立定点村卫生室医保收支明细账,每月向各村室发放《医保费用统筹结算通知书》,明确一般诊疗费、门诊报补费、药品采购费等项目进行统筹结算。
“统采统结统管”药品享受先用药后结算,并给予药品总价15%的补贴。该县白集镇胡桥村村医胡中军说,这样一来,群众个人自付次均费用同比下降12.56元,下降率60.8%。
沈丘县还建立了药品“进、销、存”电子药品台账,对定点村室用药实行统一出入库信息化管理,按月做好村室药品核对工作,防止出现资金风险问题,实现采购药品可查询、可追溯。组织乡镇卫生院药剂科负责人对集采药品结余留用资金测算管理、网采平台操作进行解读培训12场次;全县877家医保定点村卫生室人员分批次到县医保局“一对一”跟班学习,熟练掌握药品报量、网上采购等环节,逐步规范工作流程、合理分配权限,保障集采药品“进基层”工作高质高效。同时,县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监察组加大日常监督检查力度与频次,对个别村卫生室不摆放药品价签、集采药品品种不足、随意加价等问题,立行立改,确保集采药品销售“零差率”,群众购药“零距离”。
沈丘县医保局局长程麟表示,下一步将紧跟民生热点,以实际举措把更多的“医改红利”送到群众家门口。(王向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