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站“重生”迎春运

1月19日,工作人员在对候车厅认真消毒。王玮 摄
河南日报记者 郭北晨 实习生 王超
1月21日,小雪飘飘洒洒,笼罩在氤氲雾气中的卫辉火车站别有一番韵味。
“门把手、电梯、卫生间旅客接触多,得一遍遍地消毒才行。”车站工作人员王学背着消毒水,手脚不闲地奔走在站里各个角落,“微信步数每天都是1万步打底。”
从候车厅望向窗外,站台旁,一列列满载着牵挂和希望的列车正驶向全国各地,让人很难想象半年前的那场洪水,给这座小站带来了多大的创伤。
断水、断电、断网、无法进出,被水围困的卫辉火车站成了一座“孤岛”。12天时间,14名职工的执着坚守,不仅守住了车站,还保证了待避列车上700多名旅客的生命安全。
王学就是坚守车站的职工之一,如今这个“重生”的小站迎来首个春运,被“夹”在发生疫情的郑州和安阳之间,面临着新的考验,王学也再一次冲上疫情防控一线。
“我现在的工作就是做好车站全区域消杀,尽最大的努力,让大家平安回家过年。”王学说。
疫情之下,平安是春运的底色,客运如此,货运亦然。在卫辉站货场上,满载面粉、挂面、麸皮的列车进进出出、一派繁忙,连结员宋会计所在的调车组负责货车的解体和编组,因为需要不停跟着列车奔跑,被人们亲切称为铁道线上的“飞虎队”。
宋会计是卫辉当地人,洪灾时,50多岁的他从家里找了条废旧汽车轮胎,简易改造成“一叶扁舟”,凭借良好的水性和对环境的熟悉,硬是划到了车站。
“虎年的春运,咋能少得了咱这个‘老飞虎’呢!”春运期间货运量增大,宋会计干劲满满,他掰着指头估算,按每班调车作业步行10公里算,这个春运他要走300公里。
汽笛声声,响彻这座小站。和王学、宋会计一样,这里的每名职工都在用自己的付出,守护每一趟列车安全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