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作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材,营养价值丰富,是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有人对它爱不释手,也有人因为担心胆固醇问题对它敬而远之,尤其是关注心血管健康的朋友们,更是纠结于鸡蛋到底该怎么吃。
蛋黄到底是“血管杀手”还是“保护神”?
“吃鸡蛋别吃蛋黄,胆固醇太高!”这话是不是听家里长辈说过?其实,蛋黄里的胆固醇属于“膳食胆固醇”,它对血液中胆固醇的影响,远不如你吃进去的饱和脂肪(比如红烧肉里的油脂)厉害。
而且,蛋黄中富含卵磷脂,这种物质能把血管壁上的坏胆固醇“抓下来”,让血液流动更顺畅。相关研究表明,每天吃1个鸡蛋的人,心血管风险反而比完全不吃的人更低。
其实鸡蛋最“冤”的地方,就是总被当成心血管的“背锅侠”。与其纠结一天吃1个还是半个,不如把注意力放在整体饮食——你今天吃的是水煮蛋配蔬菜沙拉,还是煎蛋配油条?这才是决定健康的关键。
那么,特殊人群该怎么吃鸡蛋?
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等特殊人群,鸡蛋仍可作为日常膳食的一部分,但需注意搭配与烹调方式。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内科五病区主任张杰提醒大家:高血压患者每天吃1个鸡蛋没问题,但要注意别和咸菜、香肠一起吃,避免钠摄入超标;糖尿病患者最好选择白煮蛋、或蒸蛋,尽量少油少盐,炒蛋的油脂会延缓胃排空,使餐后血糖上升速度变慢,但总热量和脂肪摄入增加可能导致血糖持续升高更久,且长期高油饮食不利于体重和血脂控制。
哪种做法让鸡蛋营养不打折扣?
煮鸡蛋:水沸后保持6分钟烹煮,蛋黄刚刚凝固,这时不仅口感佳,蛋白质吸收率可达98%,同时卵磷脂也未被破坏。若烹煮时间超过10分钟,蛋黄表面易形成灰绿色的硫化亚铁,不仅难消化,还会妨碍铁吸收。
煎鸡蛋:边缘焦黑的煎蛋要少吃!油温超过200℃时,鸡蛋里的胆固醇会变成“氧化胆固醇”,这种物质会加速血管老化。建议用不粘锅少放橄榄油,单面煎到蛋白凝固就好。
茶叶蛋:反复煮的茶叶蛋可能比你想的更危险。反复煮沸的卤汤会产生亚硝酸盐,而且蛋壳破裂后,盐分更容易渗透进去,一个茶叶蛋的钠含量可能超过成人每日推荐摄入量(5克),需谨慎食用。
所以,与其过分纠结鸡蛋摄入数量,不如更多关注食物组合与烹调方式,从明天早餐的那枚水煮蛋开始,为身体提供优质营养,也让健康变得更加简单。(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