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贵州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

搜 索
投稿邮箱:zxwhnxw@163.com
新闻热线:0371-65700861

首页 > 头条 > 正文 >

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丨中原大地沃野欢歌绘新景

  • 2025年09月23日 10:02
  • 来源:河南日报
  • 责任编辑:李新贺

  沃野欢歌绘新景

  ——写在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

  春华秋实,岁物丰成。

  广袤的中原大地上,玉米挺直了腰,花生鼓起了肚,石榴咧开了嘴,苹果的脸颊红艳艳。

  9月23日,秋分,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如约而至。在这个满载喜悦的节日里,我们不仅见证着沃野中原仓廪实的丰饶,更欣喜于河南农业现代化的理念革新与乡村振兴的蓬勃生机。

  金穗盈秋,“压舱石”的分量更重了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粮食生产是河南的一大优势、一张王牌。河南筑牢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粮食总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

  农业是基础产业、弱势产业,生产周期长,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沉甸甸的收获背后,是河南始终扛牢粮食安全责任的坚定决心,是河南向科技要粮、向管护要粮、向防控要粮、向市场要粮的坚实行动。

  “今年年景不算顺,但灌溉有机井、打药有大疆,农技人员还经常下来指导,麦子没受太大影响。”今年夏收,郏县白庙乡胡坡村种粮大户胡国现的麦子亩产突破1400斤。

  这份成绩来之不易。今年,我省夏粮生产遭遇冬季旺长、春夏持续高温干旱等重重挑战。

  天公不作美,人力定乾坤。作为全国夏粮主产区,在这场与自然博弈的过程中,河南通过“人努力”降低自然灾害损失,今年以来夏粮累计抗旱浇灌1.14亿亩次,干旱之年总产达到750.01亿斤,逆势保产、高于预期,粮食生产的韧性得到彰显,全省粮食生产基本盘保持稳定。

  眼下,全省各地陆续迎来大面积秋收。

  “瞅瞅这玉米,穗大、颗粒饱满。”博爱县磨头镇前牛庄村种粮大户崔二伟自信地说,从测产情况看,今年的玉米又将迎来丰收。

  自信来自新型农业科技的实践。今年夏播,崔二伟引进气吸式精量播种机,让每亩地的苗数提升至6000株;生长后期,又配套滴灌技术实现水肥一体化,精准补水补肥,为玉米从苗齐到穗满提供了持续的养分支撑。

  从夏粮到秋粮,河南凭借人定胜天的毅力、重农抓粮的真招和农业科技的赋能,交出一年又一年的丰收答卷。

  产业兴旺,农民增收的渠道更广了

  丰收不仅是产量的增长,更是质量的提升、结构的优化、效益的增加。

  河南坚持以“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在延津,“中国第一麦”变身高端面粉、优质挂面、酥脆饼干,身价倍增;在西峡,小香菇走出国门,创汇致富;在信阳,一片茶叶带动旅游、文化、康养产业融合发展……

  “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的蓬勃发展,让河南农业摆脱“原字号”“粗加工”的旧标签,向着多元化、高附加值方向迈进。这份转型的红利,最终化作农民手中实打实的“甜头”。

  “在合作社务工,春天播种,夏天除草,秋天收获。每年能挣两万多元,还能照顾家庭。”光山县凉亭乡王湾村村民陈秀荣的话里满是温暖踏实。

  这份安稳,来自瞄准特色产业的精准发力。生态林茶专业合作社在王湾村建成中药材加工基地,串起“种植—晾晒—储藏”的完整生产链,不仅让“土疙瘩”里长出“金叶子”,更让周边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在河南,像陈秀荣这样靠产业增收的农民越来越多。通过产业培育拓渠道、就业帮扶稳岗位、农村改革激活力,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20年的16107元提高到2024年的21330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20年的2.16缩小到2024年的1.97。

  今年,《河南省乡村富民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出台,聚焦粮食、畜牧渔业、油脂油料等六大产业集群,因地制宜培育18条乡村富民产业链,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构建布局合理、特色鲜明、联农带农、集群发展的乡村富民产业格局。

  可以预见,未来将有更多的农户享受到多元特色产业带来的红利。

  宜居宜业,一个个中原村庄更美了

  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在“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我们不仅要庆祝作物丰收、农民增收,更要庆祝农村面貌的改善、乡村文明的进步。

  环境改善是最直观的幸福感。

  河南深入学用“千万工程”经验,今年发布了一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先导区名单,“比学赶超”的氛围愈发浓厚,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等工作扎实推进。

  新安县五头镇马头村,千年樱桃沟的古树发新枝,樱桃墙画、窑洞民宿与智慧农业监测设备相映成趣;光山县槐店乡,油茶林铺就的绿坡上,旅游公路串联起白墙黛瓦的民宿;叶县田庄乡康台村,老瓦房改造的展示馆里茶香袅袅,露营夜市的灯火与星空一同闪耀……

  一个个村庄净起来、绿起来、美起来,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诗意画卷正在中原大地徐徐展开。

  丰收不仅是物质的丰收,也应是精神的富足。丰富的赛会节活动走进乡村,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多彩,乡村充满生机与活力。

  金秋中原,丰收在望,希望在前。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正在变为现实。礼赞丰收,致敬农人,中原大地沃野欢歌绘新景。(记者 刘一洁)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