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贵州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

搜 索
投稿邮箱:zxwhnxw@163.com
新闻热线:0371-65700861

首页 > 头条 > 正文 >

河南的上合“朋友圈”

  • 2025年07月25日 09:35
  • 来源:河南日报
  • 责任编辑:李新贺

  十年后,上合“大家庭”再度相聚大河之南。

  2015年,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在郑州举办,成为河南开放发展精彩篇章中的闪亮一页。今年7月23日至27日,郑州再度迎来上合盛会——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多元文化在黄河之滨汇聚交融,激荡共鸣。

  多年来,河南与上合组织国家跨越山海、携手共进,秉持“上海精神”、赓续真挚友谊,书写下美美与共的合作篇章。

  高访之行

  去年11月,巴基斯坦、阿富汗、马尔代夫等国驻华大使会聚郑州航空港区,参加2024上合组织“数字技术赋能绿色发展”国际高端人才研讨班。这是国内首次举办上合组织国际高端人才研讨班。

  巴基斯坦驻华大使卡里尔·哈什米对河南的发展赞不绝口,他说:“研讨班不仅为与会者提供了分享经验、交流思想的平台,也进一步促进了上合组织国家在科技和绿色发展领域的合作。”

  自十年前与上合紧密“牵手”,河南正成为越来越多上合组织国家重要嘉宾访华的重要一站。2018年,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来到河南省农科院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他面带笑容、怀抱甜瓜的场景被镜头定格,令人记忆犹新;2021年,时任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弗拉基米尔·诺罗夫专程到郑州参加第五届全球跨境电商大会,频频点赞河南经济活力和深厚文化;今年春天,柬埔寨副首相宋金达、孙占托一个月内先后访问河南,分别聚焦人文交流、经贸合作,推动豫柬合作开启新篇章……

  近年来,河南的上合“朋友圈”愈加紧密。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多位部长、州长密集访豫,举办多场经贸洽谈会、文旅推介会,释放出深化合作的强烈信号。大多数上合组织国家驻华大使曾在任内访问河南,为推动相关国家与河南务实合作牵线搭桥。

  一串串坚实足迹,见证着一场场“双向奔赴”。

  共赢之路

  清晨,一架由乌兹别克斯坦中亚航空公司执飞的全货机,搭载约50吨跨境电商货物从郑州新郑国际机场腾空而起,经停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后,最终将抵达欧洲。

  这是我省与上合“朋友圈”加强“硬联通”的一个缩影。郑州机场海关监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郑州飞往上合组织成员国的货运航线增加至5条,航班密度增加至每周32架次。

  “软联通”水平也在持续提升。上周,一辆满载跨境电商出口包裹的TIR运输车辆缓缓驶出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海关作业监管场所。这批货物经满洲里公路口岸出境,最终运抵莫斯科,全程只需进行一次查验。

  “硬联通”“软联通”搭桥铺路,河南与上合组织国家间经贸往来越来越多,合作纽带越来越紧——

  一辆辆满载着汽车和拖拉机的集装箱货车在开封综保区整装待发,经海关查验后即将出口。“我们的出口市场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4个,主要出口至沙特阿拉伯、卡塔尔、哈萨克斯坦等40余个国家和地区。”奇瑞汽车河南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

  郑州市联钢实业有限公司将钢铁、建材等出口至中亚,还在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投资建设了中亚商品展销中心,为两地企业经贸往来搭建桥梁。

  人流、物流、资金流高效流动,带动贸易投资往来显著增多。郑州海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省对其他上合组织成员国进出口额456.2亿元,同比增长59.7%。

  民心之桥

  去年春天,一场跨越八千里路的爱心接力温情上演。

  吉尔吉斯斯坦10名先心病患儿来到河南省胸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他们中最大的14岁,最小的仅3个月,在医护人员的专业救治和悉心照料下顺利康复出院。

  吉尔吉斯斯坦副总理拜萨洛夫致函感谢,驻华大使穆萨耶娃专程参加患儿康复仪式。穆萨耶娃说,许多患儿家属没想到能有机会来中国治疗,这次合作令她深受感动。期待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医疗领域搭建起一座“健康桥”,更好惠及人民。

  民心相通,是最基础、最坚实、最持久的互联互通。从“心”出发,河南与上合组织国家之间,还有许多“国之交在于民相亲”的动人故事。

  2017年,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洛阳市与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市签署缔结友好城市备忘录,丝路上的两座千年古城续写友谊新篇;2021年,中巴(濮阳·瓜达尔)友谊林揭牌,在这个位于巴基斯坦俾路支省瓜达尔市的友谊林中,绿植修剪出的“中巴万岁”四个大字苍翠遒劲;2023年,在郑州举办的“友谊之约”中俄民间体育艺术节上,中俄两国运动员以武会友,同台切磋,结下深厚友谊……

  大道不孤,众行致远。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顺应时代大势,赢得广泛认同。回溯历史,和合共生的中国智慧在中原大地得到生动诠释;继往开来,河南正携手上合“朋友圈”,奔赴共同繁荣的未来之路。(记者 沈剑奇 王歌)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