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贵州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

搜 索
投稿邮箱:zxwhnxw@163.com
新闻热线:0371-65700861

首页 > 头条 > 正文 >

奔跑吧 河南“象”

  • 2025年07月23日 09:48
  • 来源:河南日报
  • 责任编辑:李新贺

  当“中原粮仓”长出“消费大象”

  本报记者 贾永标 赵一帆

  当农业大省的标签被盲盒重新拆解,从辽阔的麦田到新消费高地,奔跑的“象”群成了河南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生动注脚。

  今年以来,以泡泡玛特、蜜雪冰城、胖东来等为代表的国民级消费IP走红,河南“象”群乘势而上,展示了豫品焕然一新的形象气质。

  为什么是河南?为何是豫品?现象背后往往更有深层次的逻辑,可以说,近期走红的河南“象”群既是载体亦是镜像,刷新着人们对内陆大省认知的同时,也照见了这片土地最崭新的形象。

  “象”群出圈,擦亮中原新名片

  “这次本来想给大家准备一些拉布布,发现根本买不到,如果大家谁能买到,帮我买一只。”7月11日,在“文明交流互鉴与人民相知相亲”平行分论坛上,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刘建超说。

  拉布布走红已有一段时间,泡泡玛特也凭借对情绪价值的独特理解,成功打破了日本、美国等国家对潮玩IP的垄断,主导了一“布”难求的盛况。

  走进哈萨克斯坦第一大城市阿拉木图,一家名为“MIXUE”的中国品牌门店,自4月份开业起便排起长队,亲民的价格、多样的产品,让蜜雪冰城用“甜蜜”架起了友谊桥,将东方的茶香传到中亚。

  在行业人士看来,以泡泡玛特、蜜雪冰城为代表的中国品牌凭借文化底蕴、情感价值等多元因素,正在赢得越来越多海外消费者的青睐。这是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品牌”的转变,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

  “象”群奔跑,乘势而上底气足

  除了在海外市场高歌猛进,河南“象”走向全国的步伐同样铿锵。6月16日,巴奴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火锅赛道有望迎来第三家上市企业。

  其招股书披露的信息显示,从2001年在安阳开设首店至今,巴奴的直营门店网络已覆盖全国近40个城市,门店数量达到145家。

  同在2001年,姐弟俩在郑州纬四路店煮出第一锅砂锅土豆粉,从此在中式快餐连锁赛道中开辟了细分赛道,截至目前全国门店数量超500家,其中郑州有74家直营门店。

  河南“象”奔腾,底气是什么?锅圈食汇副总裁杨明玉表示,企业发展的信心和底气,源于河南农业、食品产业的坚实基础。河南天然的交通枢纽优势,供应链效率,是锅圈快速发展,快速在全国完成布局的强大推动力量。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河南“象”群崛起的背后,既离不开农业大省的坚实支撑,也离不开制造强省的产业升级红利,更离不开温情有力的政策护航。从粮仓到货仓,从枢纽到潮流,河南正以最朴素的底色书写着“象”群崛起的无限可能。

  “象”群攀登,洞见商业新未来

  得中原者可得天下,观中原“象”可见未来。

  这是一群坚韧的河南“象”。不管是规模位居现制饮品全球第一的蜜雪冰城,还是万家门店规模的锅圈食汇,都是咬紧牙关一步一个脚印向上攀登,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最终成为行业领头羊。

  这是一群智慧的河南“象”。当外界都在热切呼唤胖东来到全国各地开店时,胖东来却显得尤为冷静,甚至选择主动控制规模与销售额,将有限的精力用于打造更加精美的门店来满足消费者需求。

  7月17日,河南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工作推进会提出,要实施市场拓展行动,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作为畅通国内大循环、激活庞大内需市场的重要力量,河南“象”群奔腾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

  诚如人文财经观察家秦朔所言,河南企业在做消费端和服务端这些不容易的领域,凭借坚韧不拔的精神,涌现出很多代表。有豫商的象群之舞,中国的商业不会迷茫,而会成为温暖人心、闪耀世界的亮丽风景。

  当“中原粮仓”长出“消费大象”,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个别品牌的成功,更是一个经济大省在时代浪潮中奋力跃迁的壮阔图景。

  奔跑吧,河南“象”!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在现代产业体系的支撑中,你们的每一次加速,都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锅圈食汇

  “河南锅”煮沸餐饮万亿赛道

  本报记者 刘一洁

  “天气热懒得做饭,买好食材回去烧水煮火锅,好吃又方便。”7月22日傍晚,郑州市金水区天府小区门口,张汉迪下班后径直走进锅圈食汇的门店,不到10分钟,她拎着鼓鼓囊囊的购物袋走了出来:一包麻辣牛油底料、几盒肥牛卷、洗净切好的菌菇拼盘。

  这是锅圈食汇在中国数万个社区上演的寻常一幕。作为从河南走向全国的新零售代表之一,2023年锅圈食汇以“中国社区餐饮零售第一股”的身份登陆港交所,2024年全年营收达到64.7亿元。其崛起的密码,藏在场景创新的精准、供应链的硬核与下沉市场的深耕之中。

  在“买菜回家做饭”和“外卖到家”“社区餐饮”之外,锅圈食汇开辟出居家、露营餐饮新模式。

  火锅专区,从底料、蘸料到处理好的毛肚、肉卷,一站配齐;货架上,露营专用的便携烤炉和腌制好的肉串应有尽有;冷柜中,切配洗净的菌菇拼盘、冷泡锁鲜过的麻辣小龙虾,甚至按份封装的葱花一应俱全。

  目前锅圈食汇在售产品SKU已超1000款,居家+露营餐饮优选,把餐馆后厨的复杂工序拆解成家庭可操作的步骤,为消费者提供具有质价比的第四种餐饮解决方案。

  在鹿邑县和一肉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冷冻牛肉在解冻间缓慢解冻,分切后再经过一系列工艺,肥牛卷等产品走向全国市场,成就了“全国肥牛卷销量第一”。

  这里是锅圈食汇“单品单厂”供应链网络的缩影。为凸显“好吃不贵”的品牌特色,锅圈食汇创新性采用“单品单厂”的上游供应链合作模式。截至目前,锅圈食汇在全国共有6家自有工厂,并与超300家食材供应商达成合作。

  “单品单厂的合作模式,使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控产品品质,同时还能够通过集中的规模换来生产效率、供应效率的大幅度提升。”锅圈食汇品牌负责人表示,四川辣椒、北海虾滑、云南菌菇等优质食材各守一摊儿,通过锅圈食汇在全国布局的18个省级区域仓储中心,让高效高品质直达消费终端。

  “以前赶集买齐火锅食材要跑三家店,现在这家店啥都有,还能扫码下单直接送到家。”7月22日,孟州市南庄镇中心大街锅圈食汇的门店里,村民李爱梅说。

  锅圈食汇的下沉逻辑与众不同,当其他零售品牌扎堆一线城市时,它选择从河南县域市场突围,8年间门店渠道网络覆盖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在全国开设了10150家门店,织就了密集的终端网络。

  “市场对消费者需求反应灵敏。”锅圈食汇品牌负责人表示,足够下沉才能精准把握不同地域消费者的品类和口味偏好,公司依托万家门店,精准把握消费需求,从而反向推动工厂生产。

  以场景化产品破解家庭餐饮痛点,用单品单厂构建强大供应链,靠三产融合深耕下沉市场。这口“河南锅”煮沸的不只是食材,更是餐饮零售的新可能。

  记者手记

  郑州市金水区升龙凤凰城锅圈食汇门店的冷柜前,郑晓洁正往购物篮里放儿童牛排和意面。“以前大人聚餐吃火锅,孩子的吃食总让人犯难,现在在锅圈食汇买回家就能煮。”

  这背后,是锅圈食汇对消费场景的精准把握。办公室里的一人食,露营时的即烤串儿,家庭聚餐时的快手硬菜……从火锅食材起家,如今锅圈食汇已不局限于火锅场景,而是为消费者提供越来越多的餐食场景解决方案。

  从街角冷柜到家庭餐桌,锅圈食汇用零售化方式高效地组织起餐饮供应链资源,并精准触达不同的消费场景,从“卖食材”到“卖生活方式”,锅圈食汇通过一餐一饭的便捷,为亿万家庭提供了美好生活方案。

  蜜雪冰城

  “雪王”的供应链密码

  本报记者 胡舒彤

  郑州东站附近的蜜雪冰城总部旗舰店,如今已成为郑州新的打卡点,引人注目的“飞天雪王”门头下,消费者排起了长龙。从郑州到全球的“雪王”,一杯均价不足10元的蜜雪冰城,如何能开出4万余家店,成为全球门店最多的茶饮品牌之一?

  随着消费主力向年轻一代转移,消费场景与模式正经历深刻变革,情绪消费正成为新趋势。

  深谙情绪消费之道的蜜雪冰城,从一开始就走上了年轻态路线。

  “你爱我,我爱你,蜜雪冰城甜蜜蜜”。2018年,蜜雪冰城推出标志性IP及终身品牌大使“雪王”——一个手持冰淇淋权杖、憨态可掬的卡通人物。

  此后,围绕“雪王”的可爱形象,蜜雪冰城不断创作和发布各种优质、充满趣味且多样化的视听内容。为提升营销效果,蜜雪冰城还推出了“雪王”与洛天依、蛋仔派对等多个热门品牌和IP的联名与合作活动,希望通过丰富的产品条线和种类让活泼可爱的IP形象“雪王”成为可触碰、有温度的产品,拉近品牌与消费者的距离。

  “4元柠檬水、2元冰淇淋、6元珍珠奶茶”是蜜雪冰城的三大王牌产品,是蜜雪冰城“高质平价”的市场定位,其背后是“硬核”供应链体系的支撑。

  与其说蜜雪冰城是一家现制饮品企业,不如说它是一家供应链企业。经过20多年的深耕,蜜雪冰城已打造了完整的端到端供应链体系,覆盖采购、生产、物流、研发及品质控制等关键环节。

  采购方面,与农户签订长期采购协议,确保柠檬、茶叶等核心原料成本低于市场价20%—30%。

  生产方面,蜜雪冰城在河南、海南、广西、重庆、安徽拥有五大生产基地,覆盖糖、奶、茶、咖、果、粮、料七大类现制饮品食材。

  物流方面,蜜雪冰城自主运营的仓储体系和专属的配送网络实现了最快12小时触达门店,97%的门店实现冷链覆盖,损耗率仅为行业均值的一半。

  “自建生产基地与物流体系,使蜜雪冰城在采购成本优势下实现了‘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同时也能够规模化、标准化地管理生产过程,从而保证4万余家门店的品控,实现提质增效。”蜜雪冰城相关负责人说。

  从农田到餐桌的产业链布局,是推动蜜雪冰城不断发展的底层动力。今年3月,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交易所上市。

  今天,当人们站在消费变革的十字路口,传统营销策略与现代企业运营的化学反应催生了独特的商业生态时,蜜雪冰城现象揭示的不仅是单个企业的成功密码,更是经济转型期的商业哲学重构。

  记者手记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蜜雪冰城全球门店超4.6万家,其中,海外门店约4800家,是东南亚市场排名第一的现制茶饮品牌。

  透过现象看本质。蜜雪冰城是将工业化思维运用在了消费领域。通过构建生产基地、卫星工厂、高效物流与数字化供应链网络,形成“设计—生产—销售—服务”的完整商业闭环。

  将工业化思维运用在商业领域,要求企业坚持创新驱动,以消费者为中心,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创新产品品种;推动集聚发展,健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发展布局,做强做优主导产业,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同时,加强品牌建设,注重文化赋能,做出好产品,激发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感和忠诚度。

  随着工业化思维逐渐成为重组消费基因的隐性密码,消费市场的新版图也正由智能制造的力量绘制,中原大地还有很多企业像蜜雪冰城一样扬帆远航。

  巴奴毛肚火锅

  产品主义的典范

  本报记者 于涛

  7月19日凌晨,位于郑州市郑东万象城的巴奴毛肚火锅店门前,仍然有不少排队的顾客。

  “这是我们在郑州开的第24家店,目前24小时营业。”火锅店负责人说。

  作为火锅赛道的一匹黑马,巴奴从2001年起步,如今已拥有145家直营店,成长为中国最大的品质火锅企业。

  “在竞争激烈的餐饮市场中,巴奴能脱颖而出的秘诀,源于对产品的极致追求和差异化定位。”巴奴有关负责人表示。

  2012年,凭借一句“服务不是巴奴的特色,毛肚和菌汤才是”,巴奴在火锅细分赛道站稳脚跟,走出自己的特色。同年,巴奴火锅更名为“巴奴毛肚火锅”。

  在食材的选择和制作工艺上,巴奴精益求精,摒弃了传统的烧碱泡发毛肚方式,率先采用“木瓜蛋白酶嫩化技术”,极大提升了毛肚的品质和口感。同时,在菌汤方面,选用优质菌菇,长时间精心熬制,菌汤味道浓郁鲜美。

  “火锅因现涮现食的独特烹饪方式,使食材新鲜度与品质能直接呈现在消费者面前,天然契合了消费者对饮食品质的高度关注。”巴奴有关负责人表示。

  为了让消费者吃到更有质价比的产品,巴奴精选高品质、原产地食材,并追求“能当天不隔夜”的服务理念,确保食材从采购到上桌快速完成。

  过去一年,巴奴还提出“蔬菜月月新”计划,每月至少上新5款来自全国各地原生态的食材,将龙竹鲜笋、佛手瓜尖、云南姜柄瓜等区域小众“自然的美味”持续不断地呈现在消费者面前。

  巴奴持续稳定扩张的背后,离不开强有力的供应链支持。早在门店数量不足10家时,巴奴就建立了原料加工厂。目前,巴奴已拥有5家综合性中央厨房及1家专业化底料加工厂,覆盖14个省和直辖市。

  “我们每天对产品严格审核,并与专业检测机构合作定期抽检产品,建立完善食品安全风险体系,从采购源头到餐桌安全可控。”巴奴新中央厨房负责人说。

  创新是巴奴保持活力和竞争力的关键。以茴香小油条为例,巴奴对三全原有小油条产品的口感进行优化,增加茴香味,达到外脆里软,可吃可涮的效果。

  不久前,巴奴毛肚火锅的母公司——巴奴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已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招股书显示,巴奴以3.7次翻台率打破“高价必低周转”的行业定律,净利润率从2022年的6.8%提升至10.8%。

  通过精益高效的门店模型及成功验证的区域扩张打法,巴奴实现了从单店造势到多点复制的正向增长循环,构建出具备快速扩张与长期效率的高确定性增长路径。

  记者手记

  在探究巴奴火锅破圈密码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一个品牌从默默无闻到声名远扬背后所付出的努力。

  巴奴对产品品质的执着令人敬佩,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商业环境中,它能坚守初心,将大量精力投入食材的筛选和研发,为消费者提供真正高品质的火锅,这是其成功的基石。同时,无论是产品创新还是经营模式创新,巴奴都展现出其对市场变化的敏锐洞察力和勇于尝试的勇气。

  如今,巴奴为餐饮行业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即在传承美食文化的同时,不断创新,为消费者带来更优质的餐饮体验。

  正如巴奴创始人杜中兵曾在演讲中说的那样,他是一位企业家,信奉“专注和聚焦,长时期为一件事,不摇摆”。这件事,指的就是“给家人、朋友做放心、好吃的火锅”。

  胖东来

  “商超顶流”的破圈之道

  本报记者 赵一帆

  7月20日早上7时,许昌市胖东来天使城店外已排起蜿蜒百米长队。人群中不乏拖着行李箱的外地游客——他们乘高铁、自驾奔赴这里,只为体验一家超市的“魔力”。

  胖东来究竟有多火?2024年春节期间,胖东来天使城、时代广场、生活广场3家商超3天时间接待游客116.33万人次,与全市11家4A级景区8天的接待量几乎持平,成为名副其实的“没有淡季的6A级景区”。

  今年入伏后,胖东来天使城店外,临时寄存爱宠的“宠物屋”也升级了新服务——空调开放、饮水供应,爱宠们可以舒适地等待主人购物。

  事实上,胖东来的“极致体验”藏在更多细节中:蔬菜标签标注产地、供应商甚至烹饪方法;肉类熟食先称重后加汤;7天内商品降价主动退差价;雨天为露天停放的非机动车披雨衣……“在胖东来购物,买的不只是商品,也是情绪价值和购物体验。”顾客吕女士说。

  诚如吕女士所言,最近,胖东来与酒鬼酒联名推出的白酒火了。售价200元,公示综合成本168.26元,毛利率仅15.87%,不足行业同价位产品的一半。该款白酒上线半天,抖音销量就突破千瓶。

  “坦诚相待让胖东来与消费者之间建立起强烈的信任感,而极致体验则让爆红得以长红。”省社科院一位专家如是说。

  走进胖东来超市不难发现,最火爆的商品往往是印着DL(东来)商标的自有品牌商品。

  从豆芽、韭菜到网红大月饼、东来果汁,再到洗衣液、洗洁精,这些自营商品深受消费者推崇的原因无一例外是“吃起来安心,用起来放心。”

  2023年,胖东来自建中央厨房,设立烘焙、熟食、豆制品、水生菜、中式面点等五大类生产线,持续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产品。

  对于非自营的商品,胖东来更是严格把控。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瓜果不上架,生鲜商品不过夜销售……

  随着消费者的需求从过去注重价格和数量,逐步转向商品品质,胖东来的自我“高要求”就成了金字招牌,胖东来也成为“好品质”的代名词。

  抓住“流量”的,不只是胖东来的商品,更是胖东来的文化。“买不买无所谓,重要的是去感受和打卡。”在不少年轻人眼里,胖东来既是商超,又是文化新地标。

  春节期间闭店、每周二闭店、设立“委屈奖”补偿受苛责员工、下班后不允许给员工打工作电话、每年有10天无理由的“不开心假”、利润绝大部分分配给员工……胖东来的“内外兼修”,激发出消费者强烈的情感共鸣,也带活了新的消费增长点。

  2012年前后,胖东来在许昌关闭13家盈利门店,其中有的门店年盈利超千万元。

  与之对应的是,不断精细化的管理规范。制定操作手册1000多种、数万页,涵盖不同业态、部门和岗位,并且一直保持动态更新。

  胖东来的破圈密码或许就是其多年来的口号:用真品换真心。

  记者手记

  出生、成长在许昌的我对胖东来有着特殊情感。

  那是读书时“购物只认胖东来”的执念,亦是外出工作后“回家必逛胖东来”的习惯。究其原因或许是,在胖东来,我总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让顾客宾至如归,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业界流传着这样一个观点:胖东来的成功之道,不是学不会,而是做不到。

  当消费者为一袋馒头跨越千里,当员工因“委屈奖”热泪盈眶,当成本明细表取代营销话术——胖东来向我们证明了一个朴素的道理:真诚和爱永远是必杀技。

  不信你瞧,这座超市的大门外,排队的长龙仍在延伸。

  姐弟俩土豆粉

  烟火气飘香全国

  本报记者 王歌

  7月22日,还未到午饭点,位于郑州市郑东万象城负二层的姐弟俩土豆粉门前的等位区已排起了长队。门店“一座难求”的午市景象,也印证着其品牌的生命力。

  时光倒流至2001年,郑州市花园路商圈附近的胡同里,一家仅4平方米的小店悄然开张。创始人宋宝民守着灶台,凭借一碗滚烫鲜香的土豆粉熬出了最初的声名。

  如今,这片烟火气已飘向全国18个城市,每年有超6000万人次走进姐弟俩的门店,许多人从胡同小店一路追随。这个品牌为何能牢牢“拴住”消费者?它又凭什么全国开店?

  “最主要靠的就是产品力。”在郑东新区姐弟俩总部,宋宝民道出发展秘诀:产品为王是基础,创新让品牌走得更远。

  产品为王,体现在姐弟俩对口感的追求与打磨上。“姐弟俩用了10年的时间,才真正攻克无明矾土豆粉的技术难关。”回忆起3000多个反复试错的日夜,宋宝民感触颇深,“就像我们那锅必须文火慢炖的老母鸡汤,真正的价值,急不来。”

  2018年,速冻无明矾土豆粉的成功研发成为品牌蝶变的里程碑。这“十年磨一剑”的倔强,不仅让这碗粉更健康、低脂,也给消费者带来无可替代的柔韧口感。

  2024年,姐弟俩又乘势而上,一举拿下低GI与低嘌呤食品认证,为这碗国民粉烙下坚实的“健康印章”。

  坚守产品力是一种“长期主义”,意味着要抵御短期利益的诱惑。姐弟俩深谙此道,选择在其点餐小程序与各大电商平台上,为消费者留下了耐人寻味的“空白”——这里没有开通外卖服务。

  “这两年,姐弟俩曾两度尝试外卖业务,又都被我叫停。”宋宝民坦言,当时看到小红书上老顾客的留言,说吃了20年的味道变了,心里真像针扎。“外卖配送必然折损风味与品质。今日一碗失水准的粉,可能就永远失去一位顾客。在短期流水和长远信任之间,我们只能选择后者。”他说。

  这份对口感几近偏执的守护,是姐弟俩“圈粉”全国消费者的基石。而敢为人先则让这个品牌走得更远。

  创新还在继续。这个月,姐弟俩门店的新品是一款老少皆宜的锅巴土豆。这款零食,也是姐弟俩战略升级的关键落子,标志着品牌正从“土豆粉专家”向更广阔的“土豆美味创造者”进发。

  “未来,姐弟俩还要推出更多新品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味蕾,让品牌走得更远。”宋宝民眼中闪烁着笃定的光芒。

  记者手记

  采访姐弟俩时,两个场景让人印象深刻。

  一个是创始人宋宝民的忙碌。在约见的地点见面时,宋宝民刚从产品研发实验室出来。工作人员说,最近一周,宋宝民都“泡”在这个实验室,不断调整着一份锅巴土豆的口感。

  另一个场景,聊到姐弟俩“断腕”外卖时,宋宝民的坚决。在餐饮业追逐线上流量的今天,姐弟俩因顾客差评就停掉增收10%的业务,这份对品质的执着令人震撼。

  还有两句话,被宋宝民反复提及——“员工基于信任的自发传播,比任何广告都有效”和“晴天找雨伞”,前者是管理的“内生力量”,后者则是发展的驱动力。这两句话也是姐弟俩的发展密码。

  姐弟俩的故事不只是商业成功,更是河南餐饮人的倔强:从胡同里的一碗粉到布局全国,姐弟俩用24年证明,创新和品质是破圈的硬通货。在消费品牌快速更迭的当下,姐弟俩用坚持照亮了匠心回归的路。在这个品牌身上,我们能够看到,真正的“潮”是敢为天下先,又守得住底线。

  2024年春节期间

  胖东来天使城、时代广场、生活广场3家商超3天时间接待游客116.33万人次

  与全市11家4A级景区8天的接待量几乎持平

  巴奴从2001年起步,如今已拥有145家直营店

  成长为中国最大的品质火锅企业

  截至2024年12月31日

  蜜雪冰城全球门店超4.6万家

  其中,海外门店约4800家

  是东南亚市场排名第一的现制茶饮品牌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