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贵州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

搜 索
投稿邮箱:zxwhnxw@163.com
新闻热线:0371-65700861

首页 > 头条 > 正文 >

跑出更多“独角兽”,河南咋破局

  • 2025年06月20日 09:49
  • 来源:河南日报
  • 责任编辑:李新贺

  时隔一年,独角兽企业在郑州又“聚首”。

  6月19日,郑州国际会展中心迎来了2025独角兽企业创新发展大会。这也是独角兽企业创新发展大会连续第二年在郑州举办。100余家全球独角兽、潜在独角兽企业代表以及50余家金融投资机构代表、200余家河南本土高成长企业代表等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路径与创新合作机遇。

  独角兽企业,被誉为新经济发展的“风向标”,一般指成立时间不超过10年,获得过私募投资,估值超过10亿美元,且具备独有核心技术、独特竞争优势和市场潜力的未上市公司。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奔涌,全球经济结构加速重塑,独角兽企业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先锋力量,正以创新为桨,划开新领域新赛道的壮阔蓝海。

  我国独角兽企业数量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占全球的近三成,主要集中在集成电路、清洁能源、创新药、动力电池、自动驾驶、企业数字运营、机器人、新零售、人工智能等领域。

  河南如何跑出更多“独角兽”?郑州如何打造独角兽“培育高地”?这些关乎河南未来发展的“独角兽之问”在会场内外被多次提及。

  河南有基础

  “河南拥有完整的产业体系和厚实的产业基础,交通区位优越、市场空间大、应用场景多,对独角兽企业寻求合作有较强的吸引力。”长城战略咨询董事长武文生坦言,河南有产生更多独角兽企业的基础和土壤。

  投资中原,深耕中原,不少独角兽企业看好河南。

  独角兽企业正泰安能在全国建有180万座户用光伏电站,其中在河南乡村就布局了40万座。正泰安能政企合作负责人金晶说:“河南户用光伏发展前景广阔。”

  独角兽企业航天驭星在郑州早有布局,组建了30人的团队,其创始人兼董事长赵磊此次除了参加大会,还将就商业航天领域与郑州市进一步深化合作,推进实体化落地运营。

  在河南的矿山作业中,有一家独角兽企业的身影——希迪智驾。“要重视多领域人才培养,技术性的突破一定是基于多领域人才组织架构去做创新,持合作开放的态度去打磨场景、打磨产品。”希迪智驾CEO胡斯博分享独角兽企业的成长之路。

  河南有行动

  选好赛道,多方聚力,独角兽企业、潜在独角兽企业正从河南跑出。

  近年来,河南高度重视创新型企业发展,不断完善独角兽企业培育政策,构建了“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雏鹰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上市企业”全链条梯次培育体系。郑州市精心制订梯次培育计划,为重点企业精准赋能,营造了一个“引得来、留得住、长得大”的创新生态圈。目前,郑州已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7家、独角兽后备培育库企业30家、潜在独角兽企业3家,还有1家独角兽企业。

  此次大会上,河南中科清能科技有限公司、河南东微电子材料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获颁“郑州市独角兽培育企业”证书。

  成立3年多的河南中科清能科技有限公司已跻身中国深低温领域第一梯队——自主研制的1吨/天氢液化装备,为长征八号运载火箭发射提供了全部液氢燃料;5吨/天氢液化装备已成功下线并实现商业化销售。该公司财务总监潘其霖说:“我们始终深耕氢液化、氦液化等深低温领域关键技术和核心装备的研发、制造及产业链运营,成为‘独角兽’是企业要迈过的一个发展阶段,更大的目标是把氢能源的使用成本降到‘白菜价’,赋能更多行业转型发展。”

  “最早我们企业所涉及的也是传统行业,但在技术创新突破中不断向高门槛行业和细分领域切入,实现了跃迁和蝶变,从上下游的设备集成到光刻机的零部件,从核心靶材到最新的芯片制造技术,我们均有涉猎。”当天,河南东微电子材料有限公司CEO赵泽良“现身说法”,“传统产业里也能孕育‘独角兽’。”

  河南有潜力

  培育独角兽企业,就是培育新质生产力。武文生建议,河南要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在特殊赛道领域先行先试,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开放应用场景,发展创投和耐心资本,招引高能级创业者与高价值投资者,形成“科学家+企业家+金融家”的协同创新机制,发现创新、引导创新、支持创新,这样河南本土会产生更多独角兽企业,也会吸引更多独角兽企业来河南投资兴业。

  郑州市提出,聚焦创新突破,更有力地支持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有机协同高校、科研院所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围绕“卡脖子”领域开展关键技术攻关突破;聚焦成果转化,规划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园区,打造“研发—中试—量产”全链条闭环,开放更多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智慧医疗等场景资源,为独角兽企业新技术、新产品先行先试创造更好条件。

  当创新生态不断优化、创新创业活力不断激发,更多的“独角兽”必将在中原大地跑起来。(记者 王延辉 李鹏)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