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贵州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

搜 索
投稿邮箱:zxwhnxw@163.com
新闻热线:0371-65700861

首页 > 头条 > 正文 >

“高质量发展中的期货力量”系列|探寻新疆特色产业的期货“密码”

  • 2025年04月14日 11:31
  • 来源:中新网河南
  • 责任编辑:经晓佳

  在天山南麓的广袤土地上,一片绵延千里的“红色产业带”正经历深刻变革。作为我国最大的优质红枣产区,新疆红枣产业在经历市场波动与自然风险的双重考验后,依托郑商所红枣期货创新设计的“保险+期货”模式,走出了一条产融结合的突围之路。

  作为全国首个红枣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以31万吨年加工能力、2项地理标志认证,托举起中国红枣产业的“沙漠奇迹”。但随着红枣种植面积及产量的迅速增长,价格及种植利润却持续下降,阿拉尔市的红枣产业进入成长阵痛期。种植收益下降,严重影响枣农的正常生产和收入,并会进一步传导至下游加工企业,导致其利润也进一步下滑。红枣产业企业经营难度陡升,产业链发展面临严峻考验。

  2019年至2024年,格林大华期货携红枣“保险+期货”模式挺进沙漠腹地,构建起了“四重保障”的“阿拉尔模式”:农户投保价格险,保险公司通过场外期权转移风险,期货市场完成最终对冲,合作社订单锁定销路。在这个精密运转的系统中,让收入受到市场影响的枣农重拾了种植信心。

  第一师十三团十三连职工马端阳表示,虽然他2023年种植的40亩枣园遭受减产,但收到1.2万余元理赔款坚定了他种植红枣的信心。红枣“保险+期货”项目的理赔,解决了枣农的后顾之忧,让枣农更有底气和信心开展红枣种植。

  值得一提的是,“阿拉尔模式”在开展“保险+期货”的基础上,再结合订单收购,发挥当地红枣交割库资源优势,引入果业协会下属企业、合作社负责为投保农户提供订单收购工作,企业的收购库存和价格风险再通过期货市场套期保值或期现贸易方式完成风险闭环,主要确保农户顺利销售以及企业顺利采购,形成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

  阿拉尔市十三团红枣企业负责人表示,自从红枣“保险+期货”金融服务模式推出后,红枣的标准仓单销售已成为他们公司主要的销售渠道和手段,公司仓单销售量逐年增长。

  无独有偶,红鑫源枣业相关负责人王文杰也称:“红鑫源枣业这几年通过‘保险+期货’业务,采用联合经营的模式,与阿拉尔市十三团幸福镇枣农建立稳定的农资供应关系,同时为枣农提供代加工、代销售服务,红枣销售比以前更好了。”

  枣农手握的保单不仅是一把“保护伞”,更是一张“通行证”。枣农在生产销售中,有时会面临资金需求。实施“保险+期货”项目,本质上给予农户一个有价格、有数量、有所有权的保单,因此保单具备收入凭证的作用。枣农可以通过保险公司保单提高银行增信,降低贷款利率,提高贷款额度,另外在贷款周期上也可以获得一定的优惠政策。该模式在阿拉尔市已得到了地方银行认可,并出具相关承诺函及推出相关专项优惠政策,农户可根据自身需求贷款融资或降低融资成本。

  “我的社员参加了三年的‘保险+期货’项目,种红枣是越来越有信心了。”上述阿拉尔市十三团红枣企业负责人介绍,他们的加工厂主要是从社员手上收购红枣,线上线下同步销售。有了新的政策后,银行给他们的贷款额度提升了,资金周转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撬动6.62亿元货值保障,3618户枣农在价格波动中站稳脚跟——这是“阿拉尔模式”交出的六年成绩单。2024年“阿拉尔模式”继续扎根新疆红枣产业,为枣农保收增收提供服务,并利用期货市场拓展销售渠道,帮助解决枣农的后顾之忧,壮大阿拉尔市特色红枣产业发展。

  阿拉尔市向西近五百公里的麦盖提县,沙漠腹地的灰枣种植基地呈现出另一番图景。这里的“保险+期货+N”模式,正在构建从种植到加工的完整风控体系。当地龙头企业与枣农签订“保底收购+二次分红”协议,以仓单质押获得信贷支持,期货套保锁定加工利润,形成风险对冲闭环。

  除了传统的红枣“保险+期货”模式,申万宏源证券金融创新总部联合申万期货等单位及部门为央塔克乡的2万吨红枣试点“保险+期货+订单+银行+二次点价”的新型风险管理模式。合同价格锚定政府指导价上限,如当季基准价为12元/公斤时,协议价锁定在14~15元/公斤,确保枣农在开秤首日即锁定20%以上的溢价空间。这种“价格安全垫”的设计,使枣农在丰产年景仍能守住利润底线。

  此外,麦盖提县的农信社依托红枣“保险+期货”创新推出“双保险融资”产品,以订单合同和价格险保单为信用凭证,枣农可获得基于预期收入一定比例的信贷支持。在现货收购后,银行先将实体企业向枣农支付的款额作为还贷资金扣除,未能偿还所有贷款的,差额继续从保险公司向枣农支付的保险赔款中扣除。该模式解决了枣农贷款难困境,为枣农升级生产设备、扩大生产规模提供了助力。

  不仅如此,“保险+期货+订单+信贷+N”更是依托郑商所交割库建设探索发展智慧农业。为进一步发挥新疆中麦开发实业有限公司(下称中麦实业)作为红枣交割库在智慧仓储、交割服务方面的优势,模式中,红枣收购企业可以将订单收购的现货储存在中麦实业仓库中,并适时委托当地红枣加工企业进行分级加工。若收购期红枣期货价格扣除注册仓单费用后,相对现货价格升水,中麦实业可协助红枣收购企业建立套保头寸,以交割形式销售订单收购的红枣,提升红枣收购企业的销售收益。

  “麦盖提样本”形成了“订单锁定基础收益+期权保留增值空间+信贷解决资金瓶颈+交割提升变现效率”的协同效应。数据显示,2023年的二、三季度,麦盖提县的红枣“保险+期货+N”项目共覆盖红枣种植面积约10万亩,产量约5万吨,为约7000户枣农提供价格风险保障。2023年11月,“订单收购+二次点价”创新模式在央塔克乡试点实施,覆盖当地红枣种植面积4521.4亩,产量约2260.7吨,为187户枣农提供订单收购和二次点价服务。参与2023年“保险+期货+N”项目的枣农,每吨红枣自缴100元保费,最终每吨可获得赔付355.86元。若还参与了“订单收购+二次点价”项目,每吨红枣还可获得214.92元的额外收入,为枣农稳定收入提供了有力保障。

  站在2025年的新起点,上述种种融合金融工具与沙漠农业的创新模式,正在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书写鲜活注脚。当期货市场的价格信号穿越戈壁,与枣农、智能车间深度连接,“不愁价、不愁卖、不愁钱”的新疆红枣产业实践,已然成为边疆振兴的生动样本。(来源:郑商所 作者:卫立 林其鸿)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