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劳动强度、生活环境、汗液排量以及饮食情况等均有不同,饮水量也不能一概而论。每个人可以根据是否口渴、尿量及尿的颜色等,来判断是否存在饮水不足情况。
地面流动的天然矿泉水切勿随意饮用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水卫生问题基本消失。但在日常生活中,还有些环节易出现水卫生问题。主要表现在室内装修导致水污染(重金属多见于管道材料中所含的铅等,化学物质存在于防水材料、胶黏剂中);在旅游景点灌接、饮用天然矿泉水,或浅井水、深井水、泉水、窖水等。
在许多旅游景点,有承载着优美故事、天然流动的矿泉水,被称为“富含矿物质,甘甜清冽,可直接饮用”,许多游人会当场灌接饮用。殊不知,饮用天然矿泉水是从地下深处自然涌出的或经钻井采集的,含有一定量的矿物质或其他成分,在一定区域未受污染并采取预防措施避免污染的水。而许多景区所见到的天然矿泉水,有的只是山涧的一股溪流,或者即使是从地下深处涌出,却流过了一段很长的地表,往往缺乏避免污染的措施,因此颇具安全隐患。
含糖饮料摄入过多威胁人体健康
喝饮料成为一些人的习惯,特别是含糖饮料(含糖量在5%以上的饮品)的消费量近年来呈现上升趋势,这也给居民健康带来隐患。
市面上多数含糖饮品的糖含量在8% ~ 11%,有的达 13%。喝一瓶 500 mL 含糖量 8% 的饮料,相当于摄取 40 g 糖。偶尔饮用含糖饮料并无大碍,但当饮用含糖饮料成为习惯时,便会在不知不觉中额外摄取过多能量,增加龋齿、肥胖及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养成主动饮水习惯,不要等口渴才想起喝水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成人每天摄入水量在1.5 ~ 1.7 L,即 7 ~ 8 杯水。感到口渴,已是身体明显缺水的信号。
根据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区分,饮水的时间段、饮用量、水温也有所区别。指南建议,6 ~ 10 岁学龄儿童饮水量每天800 ~ 1000 mL ;11 ~ 17 岁青少年每天 1100 ~ 1400 mL ;天气炎热或运动出汗较多时,应增加饮水量。推荐在每个课间喝水 100 ~ 200mL。学龄儿童首选白开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禁止饮酒。
65岁以上人群,推荐每天饮水 1.5 ~ 1.7 L ;清晨及睡前 1 ~ 2小时,各饮用一杯温开水;其余水量可少量多次分配在一日之间;首选 40℃左右的温开水,尽量不喝含糖饮料。
当夏季来临、温度升高时,人体大量出汗,要增加饮水量,同时注意补充盐分,以弥补钠的丢失。喝淡盐水、菜汤、鱼汤、面条汤等,是补充盐分的良好方法。(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 王朝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