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也被称作“甜蜜的杀手”,目前还没有找到治愈它的方法。我国有上亿“糖人”,这个数量是相当惊人的。
患者低龄化趋势明显,不良生活方式是主因
糖尿病以前被认为是只出现在中老年人身上的疾病,但现在很多青少年也没能逃脱糖尿病的魔爪。现在的学生,一般学习压力大,运动量明显减少,加上喜欢熬夜、吃洋快餐或者高糖、高脂肪的膳食,从而导致体重大大增加,进而引发胰岛素代偿性分泌增加,出现胰岛素抵抗,胰岛功能衰竭,血糖长期偏高。人体从整体肥胖到糖尿病发病,一般经过3 ~ 5年。因此,预防糖尿病一定要从青少年时期就开始。只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真正将这种慢性病拒之门外。
调整饮食、运动锻炼均有利于血糖控制
在糖尿病的治疗中,饮食治疗是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手段。调整饮食总能量、饮食结构及餐次分配比例,有利于血糖控制,有助于维持理想体重并预防营养不良的发生,是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预防、治疗、自我管理以及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饮食,运动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综合管理中也占有重要地位。规律运动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有助于控制血糖,减少心血管发病危险因素,减轻体重,提升幸福感,而且对糖尿病高危人群一级预防效果显著。
病学研究结果显示:规律运动8周以上可将2型糖尿病患者HbA1c降低0.66%;坚持规律运动12 ~ 14年的糖尿病患者,病死率显著降低。
糖尿病治疗过程中,这些误区最易中招
饮食误区:过度节食或者素食;相信坚果类食物多吃可以饱腹,蛋白质升高血糖慢可以多吃,患糖尿病不能吃水果,多吃南瓜治疗糖尿病。
运动误区:空腹运动、不规律运动、用家务劳动代替运动;在寒冷的早晨,浓雾还未散时运动;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发挥最大效应时运动。
用药误区:不按医嘱规律及时用药,感觉好些了就随意停药;依赖保健品,听人推荐认为糖尿病可以治愈;胰岛素注射不规范,针头不更换、不排气,注射部位不消毒,不更换注射部位;认为胰岛素会成瘾。
监测误区:只吃药不测血糖,或者只监测空腹血糖不测餐后血糖。
患者应当注意控制体重,保持心情舒畅,注意口腔疾病,做好口腔卫生、正确刷牙。要牢记各时间点血糖的适用范围,遇到不适要随时监测血糖。(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陈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