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贵州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

搜 索
投稿邮箱:zxwhnxw@163.com
新闻热线:0371-65700861

首页 > 头条 > 正文 >

豫鲁同心 协力作为丨“河南象”“山东象”携手挑大梁

  • 2025年03月24日 09:26
  • 来源:河南日报
  • 责任编辑:李新贺

在山东青岛港,大型起重机械作业正忙。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朱哲 摄
在山东青岛港,大型起重机械作业正忙。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朱哲 摄

  山河携手,豫鲁有约。这两天,河南、山东两省开启了一场深度合作。

  3月22日至23日,省委书记刘宁、省长王凯带队到山东省学习考察,共同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进一步深化豫鲁合作。

  同为经济大省、人口大省,豫鲁两省携起手来,勇担“大省挑大梁”使命。这一幕,让记者不由得想起最近在两省都比较热的一个词:“大象”。

  “大象”最近在河南被热议,缘于财经作家秦朔撰写的《河南跑出来“三头象”》,文中把胖东来、蜜雪冰城、泡泡玛特这三个从河南走出来的现象级消费品牌称为“三头象”。这一点睛之笔,让河南人对身边的产业“大象”有了更多关注。

  “大象”在山东同样是个热词。山东经济曾被称为“大象经济”:经济总量大、大块头企业多、传统产业占比重。近几年,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取得明显成效,如今喜欢用“大象起舞”“大象转身”等新词谈论经济转型的成果。

  “河南三头象”“山东大象”,意思不尽相同,但内涵一样,都是要寻找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培育自己的核心产业、明星企业,扛稳“经济大省挑大梁”的重担。

  作为好邻居、好兄弟,两省一方面学习借鉴对方养育“大象”的好经验好做法,同时也可以借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机遇,加强协力作为,联手培育带有豫鲁双方基因的“新大象”。

  在培育自有“大象”上,山东目前优势明显。“中国500强企业”数量位居第二、制造业单项冠军数量位居第一,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数量位居第一,硬核实力拉满。

  与之相比,河南整体实力有差距,但河南也在持续养育“大象”,像胖东来、蜜雪冰城这样的消费巨头,放眼全国也是稀缺资源。牧原、宇通等“大象”也在不断推陈出新,超聚变、汉威科技等“小巨人”也逐步成长为各自行业的“大象”。

  河南“大象”少,山东“大象”多,学习山东经验是当务之急。在鲁期间,考察团先后走进山东重工集团、浪潮集团、海尔集团、青岛港等地,实地学习考察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产业、数字经济发展以及智慧港口建设、对外开放等情况。

  学习的这些企业都是“大象”,还是正在起舞的“大象”。“大象”成功转身,需要勇气,更需要方法。

  学什么?学山东重工的产业整合和高端技术突破,学海尔的生态打造和管理模式创新,学青岛港的绿色智慧建设和供应链综合服务。

  学这些“大象”既有庞大的身躯,又有矫健的步伐,既有创新力,又有灵活性。

  也有人说,经济发展不能光靠“大象”,还需要“蚂蚁雄兵”。两者并不矛盾。对经济大省而言,“大象”企业好处多,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华为、比亚迪、阿里巴巴都是“大象”,不仅自己强,还带动了整条产业链上的“蚂蚁”。

  通过这次学习考察,豫鲁两省产业界也在思考,如何通过区域融合发展培育新的“大象”,这一点,两地已经在探索。

  山东重工下属的中国重汽用上了许昌远东传动轴等65家河南企业的产品,山东浪潮集团和河南中铁装备联合打造了隧道掘进装备行业“大脑”,海尔集团在河南建设了占地1000多亩的海尔郑州创新产业园。

  再放眼两省都有优势的行业如装备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可合作、可协同、可配套的产业比比皆是。

  正如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所说,豫鲁两省工业实力都很强,要加强产业的协同效应。未来竞争不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生态和生态之间的对话,两省的产业链优势如果嫁接好,可以实现倍增效果。

  中原沃土、齐鲁大地,皆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古语中有“太平有象”“喜象升平”,这是两地自带的气质,也是新时代豫鲁人民的精气神。

  新的一年,河南、山东两省多次发出声音,干出“走在前”的样子,干出“挑大梁”的担当。既发出了拼经济的强烈信号,也展现了经济大省的气魄与信心。

  “执大象,天下往”,豫鲁合作再上新台阶,携手打造“象群之舞”,必能干出一个出彩的未来。(记者 陈辉)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