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牙龈出血只是缺乏某种维生素,或者上火了,但是补充了维生素和吃降火食物后,常常没有改善,说明这并不是引起牙龈出血的原因。
大多数牙龈出血的原因是牙龈有炎症,而导致牙龈炎症的罪魁祸首则是牙齿表面堆积的大量牙菌斑和牙结石。
口腔是一个有菌环境,大量的细菌生活在其中。洁净的牙齿表面先是被一层唾液薄膜所覆盖,然后各种各样的细菌就会在这层薄膜上安家落户,并逐渐成熟壮大,形成一个细菌群,我们称之为牙菌斑。
牙菌斑里的细菌代谢会产生许多有毒的物质,这些物质会刺激牙龈组织形成炎症。炎症状态下的牙龈充血脆弱,受到机械刺激后就很容易出血。
牙菌斑在形成之初是可以通过刷牙清除的,但如果没有及时清除干净,牙菌斑就会与唾液中的钙质结合,逐渐矿化,变成牙结石。牙结石粗糙的表面会更容易吸附牙菌斑,形成恶性循环,从而加重牙龈的炎症和出血。
许多老年人出于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目的会服用抗凝血药物,这些药物可能会加重牙菌斑和牙结石所造成的牙龈出血症状,使得出血量增大或者出血时间延长。
另外一个比较少见的因素就是血液系统的疾病,比如血友病或者白血病。这些疾病达到一定程度后可以造成牙龈自发性出血,也就是在没有机械刺激的情况下自动出血,而且一般出血量大,不容易凝血。血液病在人群中的患病率很低,而且通过简单的血液检查可以很容易地排除。我们日常见到的牙龈出血绝大多数都是牙菌斑和牙结石所导致的。
面对牙龈出血,有人见怪不怪,有人忧心忡忡,食不知味。牙龈出血到底应不应该治疗?任由其发展又会有怎样的结果呢?
其实牙龈出血是身体向我们发出的信号,告诉我们牙龈出现了炎症,如果放任不管,牙龈炎会慢慢发展成牙周炎,牙根周围的牙槽骨会逐渐破坏,牙齿失去支撑,会慢慢松动、移位乃至脱落。
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患者还会出现牙龈肿痛、口腔异味、牙龈退缩、牙齿敏感等症状。牙龈反复出血者比没有出血者牙齿远期脱落的风险高出数十倍。
那么,该如何治疗“牙龈出血”呢?
1.要早晚刷牙,保持口腔清洁。
早晨起床后、晚上睡觉前分别刷牙一次,晚上睡前刷牙更重要,每次刷牙不少于3分钟,并要养成刷牙后不再进食的好习惯。
2.饭后漱口或咀嚼无糖口香糖。漱口是简便易行的洁齿保健方法,可以将刚刚附着在牙齿表面尚未在细菌的作用下发酵的食物残渣冲掉,减少牙病发生的机会。咀嚼无糖口香糖,可以刺激唾液分泌,降低口腔酸度,可以作为一种预防措施,但不能代替刷牙和定期口腔检查等基本的口腔保健方式。
3.提倡每年洗牙(洁牙)一次。洁牙过程中可能会有轻微出血,洁牙之后可能会出现短暂的牙齿敏感,但一般不会伤及牙齿和牙龈,更不会造成牙缝宽大和牙齿松动。
4.尽早戒烟。吸烟有害健康,吸烟者牙齿表面常常出现褐色烟斑和牙石,口腔产生异味,影响个人外观形象和社会交往。(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 牛建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