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癌色变”足以说明人们对癌症的恐惧。但是,癌症的发展过程较长,对于个人而言,有充足的时间采取措施预防癌症的发生。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是预防癌症的不二法宝
吸烟、饮酒、肥胖、缺少运动、不合理膳食习惯、精神压力、心理紧张等都是癌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因此,采取健康生活方式如平衡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情舒畅等,对于预防肿瘤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癌症的发生也与一些慢性感染密切相关,如幽门螺杆菌、人乳头瘤病毒、肝炎病毒、EB 病毒等。但通过保持个人卫生、健康生活方式、接种疫苗(如肝炎病毒疫苗、人乳头状病毒疫苗等)避免感染相关的细菌和病毒,可预防癌症的发生。
癌症预防是重中之重,其中早期发现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这也是主流医学界的共识。肿瘤筛查因癌而异、因人而异。有些癌症,如乳腺癌、宫颈癌、肺癌、结直肠癌,可有效筛查,早发现早治疗,且效果不容置疑。医生在遵循筛查指南的大前提下,结合每个病人的情况有所调整,可避免过度检查和过度治疗。
四种肿瘤已有明确的筛查指南
根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报告,以下四种肿瘤已经有明确的筛查指南。
1. 乳腺癌适用人群:50 ~ 74 岁有普通风险的女性,每两年做一次乳房影像学检查。40 ~ 49 岁的女性建议与医生讨论,考虑患者家族史、个人风险,权衡利弊后做决定。高风险人群包括乳腺癌家族史、激素类药物治疗史和乳腺活检手术史,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吴飞)
2. 宫颈癌适用人群:21 ~ 65 岁的女性。筛查手段:宫颈涂片和HPV(人乳头瘤病毒)检测。这两项筛查可有效发现早期病变,及时干预,阻断癌症的发展。
3. 肺癌适用人群:有重度吸烟史、现在仍吸烟或在过去15年内戒烟、55岁以上人群。筛查手段:低剂量螺旋 CT。但降低肺癌风险的最有效方法是戒烟!
4. 结直肠癌适用人群:常规筛查从45岁开始,不分男女。以下人群建议在45岁之前就开始筛查:自己或直系亲属有过息肉或结肠癌,患有炎性肠道疾病,如溃疡性肠炎或者克罗恩病,患有APC(腺瘤性结肠息肉)或HNPCC综合征(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
肝癌高危人群提倡早期筛查
高危人群包括乙肝、丙肝病毒长期携带者,有肝癌家族病史的人,长期酗酒、抽烟者,慢性肝病和肝硬化患者,长期食用霉变粮食或接触黄曲霉素的人群等。检查方法包括超声、抽血化验甲胎蛋白。建议40岁后每半年检查1次。有肝病基础的人群,应听从专科医生建议,制定专业检查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