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贵州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

搜 索
投稿邮箱:zxwhnxw@163.com
新闻热线:0371-65700861

首页 > 头条 > 正文 >

健康科普|中青年人,要警惕“功能性胃肠病”

  • 2025年03月07日 15:14
  • 来源:中新网河南
  • 责任编辑:李新贺

  一位女士因为食欲差、消化不良到医院就诊,找了多位医生,反复做了很多检查,如胃镜、肠镜、B超,甚至CT等,均未发现器质性病变。原来,这位女士近段工作压力大,下班回家后还要照顾卧床的母亲,导致自己身心疲惫,胃肠道不适症状明显加重。其实这种情况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见。

  不良情绪影响消化功能

  胃肠道是人类最大的“情绪器官”,人的消化功能会随着情绪波动而出现“情绪化”的反应。如心理压力过大、过度劳累、情绪紧张、焦虑、抑郁等,都可能导致胃肠蠕动减慢、消化液分泌减少,进而出现食欲下降、上腹不适、饱胀、嗳气、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从而导致功能性胃肠病。

  其实,人在焦虑、愤怒、忧伤、紧张、生气等不良情绪状态下,胃肠道功能受神经、内分泌系统协同支配、调节,其所拥有的神经细胞数量仅次于中枢神经,对外界刺激十分敏感。

  “酒逢知己千杯少”“喝闷酒更容易醉”,都是人们的生活体验。如果遇到开心的事情,人们会感觉周围的任何事物都是美好的,吃什么食物都有食欲;如果遇到烦心事,人们的感觉正好相反,这就是人的情绪通过神经系统及机体内分泌调节着胃肠道的功能。

  “功能性胃肠病”多见于中青年人

  现在流行一种消化系统疾病叫“功能性胃肠病”,最常见于白领、学生等从事高强度脑力劳动的中青年人。这是一种亚健康状态,虽然不会致命,但是会显著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特别是胃肠道在外界因素引起的急性应激处理不当时,会留下记忆,逐渐发展成为慢性应激,导致胃肠道不适症状持续存在,挥之不去。这种情况如果未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断治疗,反过来会加重情绪障碍,还会造成恶性循环。

  在临床上我们发现,有些20多岁的年轻人每到五六月份就会食欲不振、心情烦躁,但是没有发现任何病理因素。据这类患者自述,这属于“高考后遗综合征”(患者自己杜撰的病名)。这正是“功能性胃肠病”的具体体现。

  “功能性胃肠病”该怎么办?

  首先,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过度劳累,不吸烟嗜酒,合理调整饮食,少吃太甜、太酸、太辣的食物。

  其次,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周围的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人以诚相待,学会悦纳自己和接纳别人,正确看待生活、工作中的各种挫折和困难。每个人都有烦心事儿,走的路都不是一马平川,得想开点儿,不要“想不开”。必要时,可以到医疗机构就诊,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服用抗焦虑、抗抑郁的药物。

  第三,要拥有有益的朋友和健康的爱好,有压力时要学会倾诉,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用健康的兴趣爱好给自己减压。

  第四,必要时要及时就医,若胃肠不适症状经过长期自我调适仍不能改善,或者一开始症状就比较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服用促胃肠动力的药物、抑酸药等对症治疗。(河南省健康中原服务保障中心供稿 作者 吴玉玺)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