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习惯于多吃点好的补补身体,那么如果不小心感冒了,治疗感冒期间还能同时“进补”吗?
答案是不可以。河南中医药大学讲师、第三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臧云彩曾多次在讲座中讲:“绝大多数情况下,有表证者,当先解表。”
感冒属于表证,所以应该先治疗感冒。治好了感冒之后,可以继续“进补”调理身体。
中医认为,感冒是感受风邪或时行疫毒,引起肺卫功能失调,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外感病证。
中医对感冒有很形象的描述:人体就是一幢“房子”,在正常情况下,“房子”的门窗是关着的,防止“坏人”闯进来。而外邪像是“强盗”,“强盗”破门而入进了“房子”搞破坏,所以人就得了感冒。
这时候,中医会运用治疗感冒的中药方子,把“强盗”赶出“房子”。“坏人”离开了,感冒自然就好了。
“进补”调理身体相当于修房子,把门窗修好关牢、屋内家具摆放停当。门窗结实了,“强盗”很难进来。如果“强盗”已经进来,你再把门窗修好关牢,“强盗”就是想出去也不容易出去了,造成“闭门留寇”的局面。
因此,患者在感冒期间,应先暂停“进补”,等感冒彻底好了,再继续“进补”也不迟。
本文部分知识来自《我想问中医——100个实用中医小知识》。该书由朱为康、徐静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河南省健康中原服务保障中心供稿 作者 陶永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