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以下简称郑州航空港)于2013年3月获批设立,是我国首个、目前唯一一个由国务院批复设立的国家级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管辖面积747平方公里,下辖17个乡镇(办事处),建成区面积132平方公里,基础设施覆盖面积22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90万人。
2022年,河南省委省政府对郑州航空港管理体制进行系统性重塑性改革,明确郑州航空港党工委、管委会为省委、省政府派出机构,赋予省辖市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实行大部制、扁平化管理,打造机制改革创新和制度性开放的“中原特区”。按照省委批复的三定方案,郑州航空港现设有党政办公室、组织人事部、党群工作部、发展和统计局等工作部门16个,河南省科学院郑州航空港分院等处级事业单位10个。郑州航空港纪检监察工委为省纪委监委派出机构,接受省纪委监委和郑州航空港党工委双重领导。新体制实施以来,郑州航空港按照“建设大枢纽、发展大物流、培育大产业、塑造大都市”的内在逻辑,走出了“不靠海不沿边,一条跑道飞蓝天”的内陆地区开放发展新路径。
郑州航空港拥有内陆地区功能最全、效率最高的开放体系。郑州机场货邮吞吐量创历史新高、居全国第6位,高铁郑州航空港站是全国首个“米”字形高铁网关键节点,在全国第二家开通高铁物流(郑渝线),郑州国际陆港拥有中东部地区唯一的中欧班列集结中心,2035年将具备“万列、千万吨级”货物集散能力;新郑综保区2024年进出口值居全国166个综保区第三位;总面积100万㎡的中原国际会展中心为中部地区规模最大、居全国前三。
郑州航空港聚焦空中丝绸之路先导区、国家航空港经济实验区、中原经济区和郑州都市圈核心增长极、现代化国际化世界级物流枢纽、中原特区“五大战略定位”;奋力打造国际先进制造业中心、国际商贸物流中心、国际创新创业中心、国际创意时尚中心、国际人才中心“五大中心”。以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加快打造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培育壮大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航空航天卫星、现代物流、会展商贸等10大产业集群,拥有富士康、比亚迪、超聚变、龙芯中科、美国碧迪、荷兰飞利浦、国药、中信医疗等知名企业。坚持“港产城园”融合发展,推进先进制造业集聚区、航空枢纽港、国际陆港、中原之窗等十大功能片区联动开发,建设高品质航空都市,推动郑州航空港高质量、快速度、超常规发展,打造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的核心增长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