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客户端郑州2月6日电 2月5日,来自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以下简称郑州航空港区)的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该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375.6亿元,同比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16.8亿元,同比增长20.9%;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此外,建筑业产值完成239.7亿元,同比增长46%;进出口总值完成4094.42亿元,占全省近半壁江山。
2024年,郑州航空港区枢纽能级提级跃升。郑州机场完成货运量82.5万吨,创历史新高;国际陆港核心区西作业区建成投用,专用铁路实现通车,郑州航空港站—重庆北、青岛北站高铁快运相继开通;建成国际公路运输河南集结中心;跨境电商进出口业务完成1.66亿单,货值258.8亿元,同比增长55.8%;“区港一体化”模式创新升级,企业物流成本降低50%,业务量增长近12倍,被海关总署列为自贸创新典型举措。
在产业发展方面,郑州航空港区签约引进美国碧迪医疗等项目247个,开工建设比亚迪全球模具中心、富士康新能源车试制车间等项目164个,建成投产富士康智能仓储、柯力传感器等项目50个。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整车产量达到54.5万辆,增长169.8%。
在高能级平台建设方面,以河南省医学科学院、省中医药科学院、郑州航空港科学院(河南省科学院港区分院)为引领的创新平台加快建设;落地中原纳米酶等5个省实验室;建成医研园、医工园、数字健康等7个产业园区;河南电子科技大学、郑州航空航天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医学院新校区等高校开工建设。
郑州航空港区还持续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六个片区管委会及对应平台公司投入运营;深化营商环境综合配套改革,推进“网上办”“跨域通办”“帮办代办”“承诺制容缺审批”等改革,政务服务“不见面审批”事项占比达95.8%,41项审批服务“零收费”,“高效办成一件事”率先在全省实现100%落地;2024年新设各类经营主体1.4万户,同比增长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