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怕花粉、柳絮,秋冬怕雾霾、冷空气。一年到头,要么是鼻子三天两头发痒,喷嚏不断;要么是皮肤瘙痒,一抓红一片。这就是典型的过敏体质,又叫特禀质。
过敏体质多是先天失常所致,以过敏反应为主要特征。这类人群,好发哮喘、风团、咽痒、鼻塞、喷嚏等病症。有时,严重的过敏反应是会致命的。比如花粉过敏诱发的哮喘,如果不及时缓解,过敏者就会因窒息而发生生命危险。
中医认为,过敏是因为卫气虚不能抵御外邪所致,过敏体质者养生应以健脾、补肾气为主,以增强卫外功能。平时,过敏体质者需要合理“挑食”,远离“发物”。饮食宜清淡、均衡,粗细搭配,荤素搭配。除了远离已知的和可能的过敏原,也可以从饮食上加以调理。正所谓“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正气足了,免疫力加强了,就不会被外邪侵犯。具体来说,可以多吃一些具有益气固表、凉血消风和益补肺肾功效的食物,如绿豆、冬瓜、莲子、乌梅等,还可以服用一些补气固表的中药,如人参、黄芪等。
黄芪粥
原料:黄芪30克,粳米100克。
做法:
1.黄芪加 10倍清水浸泡半小时,连水一起烧开,中火煮30分钟,将药汁滤出备用。
2.再加等量的清水煮 15分钟,再次滤出药汁。
3.将两次滤取的药汁合并,与粳米共煮成稀粥即可。
这道黄芪粥在很多医家药典均有记载,被历代医家推崇。苏轼39 岁被贬密州时,曾大病一场。后来,疾病虽然痊愈,但是身体依然虚弱。在朋友的推荐下,他开始用黄芪粥来补养,身体很快恢复健壮,他欣然写下“黄芪煮粥荐春盘”的名句。
黄芪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古代写作“黄耆”。“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黄芪的补气功效强到什么程度呢?《新唐书·许胤宗传》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许胤宗刚任参军的时候,上司母亲患了“卒中”(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急性脑血管疾病)。老人因阳气极虚的缘故喝不了汤药,医生于是就用黄芪煎了十几壶热汤放在床下面,熏口、鼻、皮肤一昼夜。最后,上司的母亲竟然渐渐苏醒并最终痊愈。黄芪补气功用之大,可见一斑。
需要提醒的是,感冒的时候不能喝黄芪粥,因为黄芪补气固表,它帮助身体关闭大门,不让外邪入侵。可是,当身体已经感受外邪的时候,相当于家里已经进了贼寇,再用黄芪“关门”就会形成“闭门留寇”的局面。病邪被关在体内无从宣泄,就会导致疾病反复,经久不愈。
本文部分知识来自《国医大师的五谷杂粮养生粥》。该书由“国医大师”路志正编著,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河南省健康中原服务保障中心供稿 作者 李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