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贵州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

搜 索
投稿邮箱:zxwhnxw@163.com
新闻热线:0371-65700861

首页 > 头条 > 正文 >

春节假期全省接待国内游客5117.4万人次 河南文旅火热开年

  • 2025年02月05日 09:43
  • 来源:河南日报
  • 责任编辑:李新贺

  原标题:春节假期全省接待国内游客5117.4万人次、旅游收入305.3亿元 河南文旅火热开年

  2月4日,记者从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今年春节假期,全省累计接待国内游客5117.4万人次,旅游收入305.3亿元,与2024年春节假期相比,接待人次增长1.9%,旅游收入增长2.6%。

  今年春节假期我省接待游客居前五位的景区为:开封清明上河园景区83.29万人次、郑州银基国际旅游度假区77.39万人次、开封万岁山景区72.47万人次、商丘古文化旅游区63.73万人次、洛阳龙门石窟景区43.28万人次。

  今年春节假期我省营业收入居前五位的景区为:郑州银基国际旅游度假区1.43亿元、开封清明上河园景区1.03亿元、开封万岁山景区0.87亿元、郑州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景区0.80亿元、郑州方特欢乐世界0.52亿元。

  文化活动丰富节日气氛浓郁

  全省文化旅游部门和公共文化场馆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做到天天有活动、处处有精彩,营造独具特色的中原年味儿。

2月3日,郑州方特欢乐世界烟花绽放、绚烂多姿。记者 聂冬晗 摄
2月3日,郑州方特欢乐世界烟花绽放、绚烂多姿。记者 聂冬晗 摄

  艺术展演精彩纷呈。启动“2025年河南省优秀剧(节)目陪你过大年”“过大年·看大戏”等惠民演出,豫剧《具茨山下》、曲剧《情满幸福院》、话剧《生命状》等精彩上演,“2025年河南省新年戏曲晚会”赢得满堂彩,河南豫剧院一团等艺术院团开展下乡演出、进景区演出、城市驻场演出共500余场。

  民俗文化特色鲜明。统筹推出“商都新春奇妙游”“大宋中国年”“穿越盛唐洛阳年”等一城一特色系列活动,“非遗贺新春”展演249场。商丘古城贺新春大巡游、濮阳范县板桥古镇新春民俗演出、安阳滑县“运河灯火拜大年”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开封朱仙镇的木版年画制作、鹤壁浚县的社火巡游、南阳镇平的打铁花表演再现千年古韵。

  文博场馆引力增强。全省177家图书馆、202家文化馆、402家博物馆,统一组织“文化馆里过大年”“图书馆里过大年”“博物馆里过大年”活动,春节假期进馆520.11万人次。省图书馆线上线下开展主题书展、专题讲座、公益课堂等40余项阅读活动,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举办年画、彩拓、剪纸、木雕、泥塑展,开封市博物馆举行《相逢时节——民俗版画展》,洛阳博物馆推出“一夜探古今”夜游活动,河南博物院单日观众人次、文创综合收入均创历史新高。

  供需两端发力文旅市场旺盛

  我省抢抓春节消费旺季,全力活跃春节旅游市场,为实现第一季度河南文旅“开门红”注入活力。

  文化丰富景区内涵。全省815家A级旅游景区推出戏曲、杂技、说唱、魔术等2600多项特色表演活动。郑州贾鲁水镇景区的舞蹈、杂技表演让游客大饱眼福,开封万岁山景区的戏曲、相声、魔术、拳击、跑酷表演精彩纷呈,许昌曹魏古城的戏曲表演和民俗展示让游客感受三国文化魅力。

  科技赋能沉浸体验。各大景区纷纷推出科技感十足的演艺节目。洛阳新春焰火晚会通过“无人机表演+焰火”,为游客呈现一场国风元素的光影盛宴。开封清明上河园的“大宋上元灯会”通过全息投影技术,重现宋朝繁华景象。安阳殷墟景区推出沉浸式趣味“殷墟奇妙游”活动,融合甲骨文和商文化元素,让游客在游戏闯关中了解殷商文化。

  冰雪旅游成为热点。发挥“冬游中原·老家河南”全国冰雪旅游精品线路示范引导作用,升级冰雪旅游消费体验,320万名游客参与了冰雪运动。三门峡白天鹅旅游季融入冰雪元素,让游客在欣赏白天鹅的同时也体验到了冰雪运动的乐趣,新乡宝泉冬季冰雪节、焦作市云台山冰雪节吸引大量游客体验冰雪运动。

  灯会灯展点亮夜经济。依托郑州、洛阳、开封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试点)城市,推出夜游产品,春节假期全省夜游活动体验人次达632万。安阳殷墟景区举办“封神再现”主题灯展,通过灯光秀和无人机表演为游客呈现了一场视觉盛宴。三门峡2025陕州灯会为游客开启了一场视觉奇观之旅。

  惠游措施促消费。全省发放2000余万元春节假期旅游消费券,核销率达95%以上。200余家景区在春节期间推出减免门票措施,吸引更多游客前来。郑州市联合安阳、焦作、漯河、驻马店、济源推出城市旅游年票,涵盖62家景区。(记者 郭歌)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