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贵州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

搜 索
投稿邮箱:zxwhnxw@163.com
新闻热线:0371-65700861

首页 > 头条 > 正文 >

众多河南元素亮相央视春晚

  • 2025年01月30日 09:55
  • 来源:河南日报
  • 责任编辑:李新贺

  1月28日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如期上演。黄河飞龙、洛阳牡丹瓷、豫剧《花木兰》、确山铁花等众多河南元素登上央视春晚,为晚会增添了独特风采,更展现了河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黄河飞龙

  当晚,在开场节目《如意舞步》中,焦作市级非遗黄河龙狮代表性传承人杨飞龙和其他舞者踩着鼓点、高举舞棒,9条彩色绸缎布龙经由他们的动作时而翻滚、时而游走,活灵活现地穿梭在舞台和观众席间。

  “黄河飞龙”来自“中国黄河文化之乡”武陟县,是生活在黄河流域劳动人民的精神文化载体和智慧结晶,是黄河文化的一部分。

  “黄河飞龙”是在传统舞龙的基础上,创造性地采用单人独龙舞法,通过高杆延展舞龙高度和表演空间,让龙腾飞起来;也可以多龙组合,进行群体表演。杨飞龙表示:“‘黄河飞龙’除了观赏性方面的艺术价值,还融入了太极、武术等元素,是一项易于学习推广的大众体育健身项目,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洛阳牡丹瓷

  传统文化短视频创作者李子柒携“国瓷”洛阳牡丹瓷亮相春晚,精雕细琢、瓷上生花,令人大开眼界,引发热议。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带李子柒制作牡丹瓷的洛阳唐白瓷烧制技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李学武。

  “非常兴奋,也很自豪!”李学武表示,录制节目时,以春晚体验官身份来访的李子柒,尝试制作的是一款黄白色的牡丹瓷头饰,最终用在由各地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共同创作的整套成品服饰配饰中,光鲜夺目,十分抢眼。

  从小受爷爷熏陶的李学武,长期以来就对陶瓷等中国传统技艺十分痴迷。1992年,21岁的李学武从部队光荣退伍,也是从那时起,他树立了今后的目标——将唐白瓷烧制技艺发扬光大。当时的唐白瓷烧制技艺在洛阳濒临失传,烧出来的瓷器颜色和器型都很单一,而且过于传统。在这种情况下,他毅然投入陶瓷领域,承担起发扬唐白瓷烧制这项中国优秀传统技艺的重任。

  豫剧《花木兰》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伴随着豫剧《花木兰》经典唱段响起,在戏曲节目《声动梨园》中,豫剧表演艺术家王惠头戴木兰冠,英姿飒爽,与众多戏曲界的名家新秀一道,共同展现中华戏曲的魅力。

 

 

  第一次参加央视春晚的王惠,感触良多。“春晚承载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是文化艺术荟萃的平台。作为一名戏曲工作者,能够通过春晚这个平台让更多观众感受戏曲、欣赏戏曲、爱上戏曲,我倍感荣幸。”

  王惠是河南孟州人,国家一级演员、常派传人、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在豫剧行当中主攻旦角,以其宽阔明亮、丰厚圆润的嗓音,塑造了戏曲中诸多令人难忘的女性角色。

  确山铁花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确山铁花代表性传承人杨建军亮相开场视觉秀《迎福》,火树银花的铁花散落人间,惊艳全场,给网友带来了极大的愉悦和震撼。

  确山铁花,又叫“打铁花”,是流传于驻马店市确山县境内及周边地区的一种大型民间传统焰火活动。始于北宋,鼎盛于明清,已有千余年的历史。

  “我小时候看过一次打铁花,被深深震撼!”杨建军回忆,1955年,他6岁时,确山城外举行了一次打铁花,他连饭都没吃,钻人缝里看了一场打铁花。铁花飞舞,鞭炮齐鸣,铁瀑倒悬,金花四溅,光着膀子的壮士驾驭着“飞龙”出没于火海金涛……这是何等的壮观和震撼,也在一个孩子心中种下了一颗旺盛的“种子”。(记者 樊霞 姬姣姣 肖遥 王雪娜 张魏 刘晓波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耀成)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