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消化病”,“吃回”健康来!胃炎在西医学上只是一个病名,在中医里面的辨证分型却很多,因为大家的体质不一样,不一样体质的人,虽然得了同一种病,但处理方法也必须要有区别。今天咱们说的这类胃炎就是经常伴随“口干、口黏”出现的湿热中阻型胃炎。
湿热中阻型胃炎主要表现为胃脘闷痛,胸腹痞满,口黏纳呆,头身重着,口干尿赤,舌体颜色红,舌苔发黄、粘腻。
这类人群的治疗应当以清热化湿、理气止痛为主,比较适合的药膳有以下两款:
1.蒲公英饮
材料:鲜蒲公英500克,精盐2克。
制作:春夏蒲公英开花前或刚开花时挖取,洗净;精盐用200毫升温开水溶化;将蒲公英捣烂,取汁,兑入淡盐水中,即成。上、下午分服。
此药膳具有清胃利胆、清化湿热的功效,主治胃热偏盛的急性胃炎。方中蒲公英善清胃热,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特别是有清除幽门螺旋杆菌的作用,常用于各种类型的胃炎;精盐清热、杀菌、通便。经临床观察,此药膳方对急性胃炎及老年萎缩性胃炎有辅助疗效。
2.胡萝卜炒陈皮瘦肉丝
材料:胡萝卜200克,陈皮10克,瘦猪肉100克。
制作:胡萝卜切丝,猪肉切丝后加盐、黄酒拌匀,陈皮浸泡至软切丝。先炒胡萝卜至成熟后出锅,再用油炒肉丝、陈皮3分钟,加入胡萝卜丝、少许盐、黄酒同炒至干,加水少量焖烧3~5分钟,撒入香葱即成。
此药膳具有宽胸理气的功效。适用于胃炎病人胸膈痞闷,食欲不佳。
文中部分知识参考自《消化病中医经验集成》,李杰、尹日新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河南省健康中原服务保障中心供稿 作者 书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