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南新闻12月12日电 (李颖)什么是ABO溶血病?它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如何进行治疗和预防?近日,具有千万粉丝的某网红发视频称自己刚出生的小女儿被确诊为ABO溶血,严重可能要换血,引发网友对ABO溶血病的讨论。12月11日,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主任董慧芳受访时对该病症进行了科普。
“新生儿溶血病是新生儿的一种常见疾病,其中ABO溶血病占到了85%以上,其次是Rh溶血病。”董慧芳解释说,ABO溶血病是由于母亲与胎儿的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现象,多见于母亲为O型血,而胎儿为A型或B型血的情况,母亲体内产生的抗A或抗B抗体在怀孕时进入到胎儿体内,破坏胎儿的红细胞,导致溶血现象。Rh溶血病发病机制和ABO溶血病相同,通常出现在母亲是Rh阴性血,孩子是Rh阳性血的情况下。
“新生儿溶血病主要的临床表现是黄疸,随着病情程度的加重,还会表现出来贫血,非常严重的病情会导致肝脾肿大、水肿、心衰甚至胆红素脑病等。”董慧芳介绍,红细胞被大量破坏会产生一种叫胆红素的物质,在胎儿期,胆红素可以由母亲的肝脏来进行代谢,但新生儿肝脏发育不成熟,对胆红素的代谢能力比较差,过多的胆红素在体内堆积,形成了黄疸。

据介绍,治疗新生儿溶血病最常用的方法是蓝光照射,其原理是通过蓝光照射,使胆红素从脂溶性变为水溶性,便于排出。对于病情较重的患儿,可以同时采用药物疗法,而更严重的情况则需要进行换血治疗。
药物疗法的作用一是封闭抗体减少红细胞的破坏,二是结合胆红素,防止其进入血脑屏障,从而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换血疗法则通过输入与患儿红细胞不产生抗体的供体血液来清除过量的胆红素、致敏红细胞和相应的抗体,减轻溶血症状。
不过,董慧芳也表示,需要换血治疗的患儿只占极少数,一般情况下只要及时进行蓝光照射和药物治疗,绝大部分患儿病情都可以缓解。近年来,随着新生儿科医生在各种渠道进行科普,以及家长对新生儿黄疸的重视和认知水平的提高,绝大多数的家长都能够及时带孩子进行黄疸的监测,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对于网上一些溶血病容易发生在第一胎或第二胎的说法,董慧芳表示,ABO溶血病不管是第一胎还是第二胎都有可能发生;而Rh溶血病第一胎往往不发生,从第二胎以后才有可能发生,并且,也不是有血型不合就一定发生溶血。
“新生儿溶血病比较常见,各位家长朋友不用对这个疾病有过多的担忧和恐惧。只要在孕期做好围产期保健,产后做好新生儿黄疸监测,发现异常后及时进行干预,预后都是比较好的。”董慧芳说,每年从郑大三附院痊愈的新生儿溶血病患儿就有上百例,并且痊愈后情况良好,后续也没有其他并发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