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贵州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

搜 索
投稿邮箱:zxwhnxw@163.com
新闻热线:0371-65700861

首页 > 头条 > 正文 >

健康科普|腹泻日久要健脾

  • 2024年11月27日 16:45
  • 来源:中新网河南
  • 责任编辑:李新贺

  中医认为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肾二脏的虚弱不仅容易使人罹患各种胃病,还容易让人得上慢性腹泻。脾虚泄泻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完谷不化”,也就是俗话说的“吃什么拉什么”;而肾虚泄泻则主要表现为像起床闹钟一样准时的“五更泻”!

  脾虚泄泻

  主要表现为大便溏泄,清冷,甚至完谷不化,食后腹胀,喜按,面色萎黄,食欲减退,肌肉瘦削,四肢乏力,舌淡苔白。

  这类人群的治疗应当以健脾益气为主,比较适合的药膳有以下几款:

  1.莲肉粥

  材料:莲子粉15~20克,粳米60克。

  制作:取莲子粉和粳米同煮,沸后改用文火,煮至黏稠为度。喜好甜食者,可加适量糖调服。

  此药膳具有养心益肾,补脾止泻的功效。适用于脾虚泄泻者。

  2.白扁豆粥

  材料:白扁豆60克,粳米50克。

  制作:粳米淘洗干净,和白扁豆一同下锅,兑水煮粥至料熟。

  此药膳具有健脾益胃,清暑止泻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呕逆少食、慢性腹泻等症。

  3.菱粉粥

  材料:菱角粉20~30克,粳米60克,红糖少许。

  制作:先用粳米兑水煮粥,待煮至半熟时,调入菱角粉、红糖适量,同煮为粥。

  此药膳健脾胃,补气血。适用于脾虚食少,营养不良,慢性腹泻的患者。

  4.山药羹

  材料:山药100~150克,或用干山药磨粉60克,每次用白面粉100~150克,葱、姜适量,红糖少许。

  制作:先将山药洗净,刮去外皮,捣烂,或用干山药粉,同小麦面调入冷水中煮作粥糊,将熟时加入葱、姜、红糖,稍煮沸即成。

  此药膳养心气,健脾胃。适用于心气不足,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久痢。

  5.淮山糊

  材料:淮山药30~40克。

  制作:山药碾成细末,分3~4次煮沸后服用。

  此药膳具有健脾止泄功效,适用于病毒性肠炎。淮山药性味甘平,《本草纲目》称其能“健脾胃,止泄痢”。

  肾虚泄泻

  主要表现为泄泻每每发生在黎明前、脐腹作痛后,肠鸣即泻,泻后即安,腰膝酸软、形寒、肢冷、舌淡、苔白。

  这类人群的治疗应当以温补脾肾、固涩止泻为主,比较适合的药膳有以下几款:

  1.栗子粥

  材料:栗子10~15克,粳米或糯米60克。

  制作:栗子与米兑水,文火煮成粥即可。或用栗子风干后磨成粉,每次以栗子粉30克,同粳米60克煮粥亦可。

  此药膳补肾强筋,健脾养胃。适用于肾虚腰酸腰痛,腿脚无力,脾虚泄泻。

  2.芡实粉粥

  材料:芡实粉20~30克,粳米60克。

  制作:芡实煮熟,去壳,研粉,晒干备用。每次取上述量同粳米煮为稀粥。早晚温热服食。

  此药膳具有益肾固精,健脾止泻的功效。适用于慢性腹泻。

  便秘及感冒发热期间忌服。

  3.山药芡实扁豆茶

  材料:山药200克,芡实200克,扁豆100克。

  制作:将上述食品捣碎和匀。每日30克,开水冲,代茶饮。

  此药膳有健脾、收涩,止泻的作用。

  文中部分知识参考自《消化病中医经验集成》,李杰、尹日新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河南省健康中原服务保障中心供稿 作者 书小言)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