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贵州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

搜 索
投稿邮箱:zxwhnxw@163.com
新闻热线:0371-65700861

首页 > 头条 > 正文 >

咳、痰、喘……了解慢阻肺“画像”,做好健康管理!

  • 2024年11月20日 16:36
  • 来源:中新网河南
  • 责任编辑:李新贺

  每年的11月20日是“世界慢阻肺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知道你的肺功能”。慢阻肺是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在秋冬季节寒冷来袭之际,急性加重患病风险,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及预后。做好日常管理、早识别、早治疗、规范治疗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的关键措施。那慢阻肺又该怎么治疗和防护呢?

  慢阻肺全称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也就是老百姓口中的老慢支、肺气肿,是一种常见的、可防可治的慢性气道疾病。主要有慢性咳嗽、咯痰、胸闷、喘息等症状,晚期或加重期出现上述症状,严重者可伴有呼吸困难,亦可能有乏力、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等肺外症状。该病通常与烟雾等有害气体吸入有关,好发于中年,且秋冬等寒冷季节尤易发病或加重。需要注意的是,该病需要通过肺功能检查进行确诊,并用来评价药物治疗效果,指导调整临床用药。

  国内数据显示,我国20岁及以上成人慢阻肺患病率为8.6%,部分调查结果显示4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高达13.7%,过去三十年间增长67%,也就是说我国慢阻肺患者人数已接近甚至可能超过1亿,并已成为全球和我国死亡原因的第三位,亟需引起我们的重视。河南省2021年首次完成了40岁及以上城乡居民慢阻肺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结果显示:河南省40岁以上人群慢阻肺患病率为9.2%,其中男性患病率为14.6%,女性为4.0%。

  尽管慢阻肺有着如此高的患病率,但是公众知晓率却极低,不足1%。很多患者不知道这个疾病,治疗依从率更低。多数患者确诊时,肺功能损害已处于极为严重的阶段,病情不可逆。即使确诊,很多患者仍存在很大的认知误区,其认为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不能“根治”,即便治疗也会再次发作,因此选择加重时治疗,甚至不治疗。但是,他们看不到的是,随着疾病进展,患者不仅仅表现为咳嗽咳痰,还会出现很严重的胸闷气喘、呼吸困难,渐至不能脱离氧气和呼吸机,最终导致呼吸衰竭走向生命的终点。

  截断上述病程进展的关键在于减少危险因素的暴露,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做到早识别、早诊断、早治疗,并且要早日规范治疗。

  截至目前,慢阻肺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但是,经过大量的研究,已经发现了一系列危险因素,需要我们去识别和规避,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发展。其主要危险因素有:吸烟、燃料烟雾暴露、空气污染、职业性粉尘等。从河南省2021年在全省的抽样调查结果来看:2020年河南省40岁以上居民吸烟率34.8%,其中男性为70.0%,女性为1.3%;职业粉尘和(或)有害气体暴露率高,2020年河南省40岁以上居民职业粉尘和(或)有害气体暴露率39.4%,其中男性为46.0%,女性为33.1%;大众对慢阻肺认知不足,人群肺功能检查水平极低;我省40岁及以上人群对慢阻肺疾病名称的知晓率仅为11.9%,慢阻肺患病知晓率仅仅为2.0%,以慢阻肺为主的呼吸系统疾病是我省第三位死亡原因,但大众对慢阻肺的了解和认识却远远不够。

  吸烟是引起慢阻肺的最主要的病因。众所周知,吸烟(包括二手烟)会导致癌症等疾病发生,同样也会促进慢阻肺的发生及进展。柴草、煤炭等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雾造成的室内污染、PM2.5等颗粒物、及臭氧等有害气体,煤尘等职业性粉尘长期接触、刺激呼吸道,均可导致慢阻肺的发生,需要我们予以关注并尽量避免减少接触。同时,低体重、反复呼吸道感染也可能会促进慢阻肺的发生,也需要我们知晓。

  另外,我省40岁及以上居民肺功能检查率仅为5.6%,慢阻肺患者肺功能检查率也只有9.3%,不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和防控,绝大多数慢阻肺患者没有得到及时的规范诊治。

  慢阻肺分为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稳定期患者需要减少急性加重的风险、延缓肺功能下降速度,加重期则应该尽量缩短病程、减少患者痛苦。防治慢阻肺的关键在于减少危险因素的暴露,比如早戒烟,不吸二手烟,还要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做到早识别、早诊断、早治疗。同时,还建议中老年人定期注射流感疫苗、肺炎疫苗,因为呼吸系统反复感染,也是慢阻肺的危险因素。

  治疗措施主要包括:吸入激素、支气管扩张剂,氧疗,化痰止咳药,抗生素,静脉用激素,呼吸康复,外科手术等。需要强调的是,所有治疗措施均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而对于患者朋友们,需要做到早期识别急性加重、尽早治疗。

  急性加重常常有以下表现:①有受凉、呼吸道感染等情况;②有咳嗽、咯痰、胸闷、喘息等症状加重的表现,甚至可出现咯大量黄稠痰、呼吸困难;如有上述表现,及时就诊。

  另外,中医通过辨证施治,结合患者体质、症状和季节等因素,采取补肺益气、健脾化痰、宣肺平喘等方法,联合冬病夏治(三伏贴)、督灸、呼吸导引、太极拳、八段锦等中医特色技术,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不仅可以改善症状,还可以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减少急性加重次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宣传处指导

供稿专家: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余学庆

审核专家: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冯石献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