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贵州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

搜 索
投稿邮箱:zxwhnxw@163.com
新闻热线:0371-65700861

首页 > 头条 > 正文 >

一展看遍河南各地文化 一馆读懂郑州前世今生

  • 2024年11月15日 09:59
  • 来源:正观新闻
  • 责任编辑:李新贺

  原标题: 一展看遍河南各地文化 一馆读懂郑州前世今生 第十一届中原文博会在鹤壁开幕

  “文创无限,向新而行。”11月14日上午,第十一届中原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鹤壁市朝歌文化园开幕。各地展馆纷纷入驻并亮出绝活儿,展示地方优秀文化资源,推介文化产业发展成果,让人大饱眼福。

  本届文博会为期4天,主会场在鹤壁市朝歌文化园,分为文化产业综合展区、文创产品交易区和文创互动体验区,并在浚县古城、淇县朝歌老街等地设7个分会场。其间,将举办河南省文化产业项目推介暨签约活动、第四届“中原好设计”奖评选活动、精品文创IP项目路演、文艺精品活动展演等4项主题活动。

  展馆各具特色、各显神通,沉浸式体验拉满

  漫步在众多主题鲜明、各具特色的展馆中,感受中原悠久丰富的历史文化,游客们的体验感也直接拉满。

  刚刚告别“齐天大圣孙悟空”,转眼又与娇媚的“妲己”对上了眼神;刚与“纣王”合影留念,耳边又传来丝竹之声,让人忍不住驻足聆听……除此之外,现场还设置拍照打卡、印章打卡等沉浸式体验活动项目,通过文创体验、非遗展示、文艺展演、互动空间体验等形式丰富的展览内容,提升观众体验感,进一步促进文化交流。

  将目光汇聚在展馆中,众多特色展馆使出浑身解数,给游客奉上了一道道文化盛宴。

  郑州馆凸显“建设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和“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全国重地”主题,全面体现郑州厚重历史文化和文旅文创发展成果;鹤壁馆将30多家非遗、民俗企业相关产品汇聚在一片展馆中,并利用AR技术,让游客扫描展品下方二维码,即可查看展品建模和完整信息;开封馆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将最新研发的“三面筝”搬进展馆,引人瞩目;南阳馆以“仲景之光,新耀世界”为主题,展现深厚悠久的中医文化;平顶山馆则办起了“汝瓷展”,各式精美的汝瓷陈列展柜,让人眼花缭乱……

  在展会上,游客们既可以欣赏独具特色的文创产品,还可以通过优秀文化创意IP项目展示和服务平台,沉浸式体验中原文艺精品的深厚技艺和文化魅力。

  “一幅画”“一只蚕”“一部戏”展现郑州城市品牌

  “我感到非常惊讶和惊喜,这些视频和图片让我感受到了郑州深厚的文化。”来自赞比亚的小伙子卡伯兴奋地说道。

  在一众参展展馆中,占地160平方米的郑州主题馆,以独特的设计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展会的一大亮点,凸显“建设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和“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全国重地”主题。

  从展厅整体设计来看,“中”“通”“风”“古”“商”这五个关键字被融入其中。“中”字寓意郑州地理位置在天地之中;“通”字则展示了郑州四通八达的区位优势,包括米字形高铁和“空中”“陆上”“海上”“网上”四条丝路;“风”字突出了郑州作为《诗经》“郑风”发源地的文化底蕴;“古”字则展现了郑州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积淀;“商”字既指郑州商代都城遗址,也象征着郑州作为国际商都正在全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壮志。

  “郑州展厅由郑州报业集团设计搭建。其外部设计用的是郑州报业集团主创的手绘文创作品《绘见郑州》,体现的是郑州历史上的城池、建筑和文化;内部展厅主要围绕郑州城市品牌‘天地之中 黄帝故里 功夫郑州’来打造。三个单元各有亮点,归纳起来可概括为:‘一幅画’‘一只蚕’‘一部戏’。”郑州馆讲解员介绍道。

  走进郑州馆,就能看到独立鲜明又互相联系的三个单元。

  第一个单元是天地之中。主要展现的是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和“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第二个单元是“黄帝故里”。主要展现的是郑州商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郑韩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第三个单元是“功夫郑州”。主要展现的是郑州的少林功夫和主题公园。

  据统计,目前郑州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3处89项,不可移动文物近万处,馆藏可移动文物11万件/套。这些珍贵的文物资源是郑州悠久历史和厚重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郑州做好文旅文创这篇大文章的底蕴和禀赋所在。

  展馆内还设置有激光雷达互动交互大屏,利用高科技手段展示郑州文旅发展成果,现场很多观众打卡互动。“今天才知道郑州还有这么好玩的地方!”来自鹤壁本地的张先生说道,他翻阅着《郑州晚报》和《济南时报》联手推出的“文旅消费攻略”特刊,“以后有机会我会带着家人、孩子去好好地逛逛我们省会郑州。”

  在郑州馆展台上,还摆放着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推出的文创产品“鼎天鬲地”杯,杯子以商代典型器物铜鼎和铜鬲为创作灵感,利用现代工艺,寓意把“文物”捧在掌心、来一杯“穿越水”。“鼎”天“鬲”地,见证了古都郑州“顶天立地”的深厚文脉;表达了天地之中这片土地上延续3600年的城市浪漫。产品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文物的活化利用尽显时尚潮流,赢得了现场年轻观众的普遍喜欢。

  近年来,郑州市在打造文化功夫上下了苦功夫,也练成了好功夫。上半年,郑州全市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单位数达到570家,实现营业收入439.5亿元,同比增长8.9%。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郑州市在文化产业领域的强劲实力和巨大潜力。

  作为建设中的国家中心城市和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全国重地,郑州正在全力打造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1300万郑州市民诚挚邀请广大游客:“有功夫,来郑州!”

  (正观新闻记者 许怡童 张晓璐/文)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