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肖遥 吉小平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曹润泽
10月24日14时,洛阳市伊滨区客家之源纪念馆前,伴随着火种点燃,世界客属第33届恳亲大会火炬传递活动正式启动。
此次火炬传递以“客家回家,薪火相传”为主题。活动现场,老、中、青三代客家人代表手持火种,护跑手接过火种点燃圣火盆,寓意薪火相传、世代兴旺。第一棒火炬手接过火炬,开始传递。
火炬传递路线为客家之源纪念馆—龙门石窟—应天门。火炬传递共分三段,每段传跑约2.3公里。传跑火炬手共99人,每人传递约70米。无火炬手传跑路段由彩车传递火种,6名护跑手跟随。
“回家!回家!这就是我们客家人的心声!”大会火炬传递活动首棒火炬手、全球客家·崇正会联合总会总执行长曾观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激动地说,回洛阳就等于回家。洛阳是客家人的祖根地,未来要让更多的客家人来到洛阳这片故土。
在龙门石窟,第33棒火炬手、洛阳客家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安锋手持火炬,与下一棒火炬手顺利交接。“本届世客会,我们建议增加火炬传递这样一个环节,寓意客家火种薪火相传。”
当日19时,应天门北广场上,第98棒火炬手、洛阳市首位奥运会冠军鲍珊菊快步跑入场内,将火炬交接给最后一棒火炬手、香港客属总会执行主席曾智明。曾智明点燃牡丹灯,照亮全球客家人归乡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