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贵州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

搜 索
投稿邮箱:zxwhnxw@163.com
新闻热线:0371-65700861

首页 > 头条 > 正文 >

【俄罗斯龙报】5000多年前仰韶先民面貌被复原

  • 2024年10月23日 11:56
  • 来源:中国新闻网
  • 责任编辑:经晓佳

  该稿件9月25日被俄罗斯《龙报》网采用

  中新社河南三门峡9月24日电 (阚力 范晓恒)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9月24日在该省三门峡市渑池县发布仰韶村遗址古人面貌复原最新成果,复原出一例距今约5600年的仰韶时期男性古人面貌、一例距今约4000年的龙山时期男性古人面貌。

  仰韶村遗址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地,被誉为中国文化“主根主脉”的仰韶文化得名于此。2020年8月,仰韶村遗址启动包括仰韶时期和龙山时期古人DNA研究在内的第四次考古发掘,引发外界对复原仰韶村遗址先民面貌的期待。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史前考古研究室副主任、仰韶村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现场负责人李世伟向记者介绍,去年该研究院联合公安部鉴定中心等单位,展开仰韶村遗址先民面貌复原工作,技术团队在充分运用颅面复原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古DNA研究、体质人类学等多学科,初步对仰韶村遗址先民面貌进行了相对准确和科学的复原。

  最终复原出的先民面貌有两例,一例为仰韶时期40岁左右的男性,距今约5600年;一例为龙山时期50岁左右的男性,距今约4000年。

  李世伟称,复原过程中,为获取精细数据,研究团队采集仰韶村遗址先民头骨定位点超过401万个,再用遗传背景最为接近的人群为其贴上肌肉组织,通过基因分析来预测肤色和毛发,复原精准度非常高。

  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会长孙英民表示,此次复原不仅勾勒出仰韶村遗址先民的大致面貌和身体特征,同时结合考古发掘的文物和遗址环境,研究人员也对古人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社会活动等方面有了更深入认识。

  此次复原成果已被制作成塑像,存放于24日全新开馆的仰韶文化博物馆进行展出。李世伟团队亦将继续开展仰韶村遗址古人DNA研究。(完)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