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贵州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

搜 索
投稿邮箱:zxwhnxw@163.com
新闻热线:0371-65700861

首页 > 头条 > 正文 >

2024中国算力大会丨“豫”见算力新图景

  • 2024年09月29日 09:36
  • 来源:河南日报
  • 责任编辑:李新贺

  早在北宋时期,《清明上河图》里中药铺柜台上的算盘,就描绘了中原人民使用古老算力工具的场景。1000多年后,河南有了新“盘算”——打造全国算力产业新高地。

  聚智向新,算领未来。9月28日,2024中国算力大会如期而至,来自国际组织、行业头部企业、科研院所、创投机构的代表以及院士专家等齐聚郑州,加强算力产业交流合作,共话算力产业未来发展。

 2024中国算力大会上展出的巡检机器人。(记者 王铮 摄)
2024中国算力大会上展出的巡检机器人。(记者 王铮 摄)

  作为继热力、电力之后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关键生产力,算力已成为支撑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底座、驱动数字化转型的新引擎。

  算力,离我们并不遥远。小到一次网络购物、一段AI生产视频,大到汽车工厂流水线上的智能制造、自动驾驶汽车在街道上的自如穿梭……算力正向工业、金融、医疗、交通、能源等各行业加速渗透,并随着人工智能的进阶,需求呈爆发式增长。

  “我国算力总规模达246EFLOPS,位居世界第二;多领域算力应用项目超过1.3万个。”大会上,《中国综合算力指数报告(2024)》发布,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解析了我国算力产业的最新发展态势。

  一场大会“豫”见算力新图景。开发一个大模型,最快只要3天;素材几分钟就可以1∶1还原数字人形象;卓益得研发的人形机器人可模仿人类各关节动作;技术赋能让AI学会传统文化,当起了人们的“指导老师”……郑州国际会展中心,“算力中国·创新成果展”上,一个个成果展示令人惊叹。

  创新潮涌,智者云集。因算力大会来到郑州的院士有不少。

  “欢迎来到我的家乡郑州。”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张建伟一开口就自报家门,并以“多模态具身通用智能的机遇与挑战”为题发表主旨演讲,认为“算力发展达到新阶段,具身智能前景广阔,未来机器人将从工厂走向千家万户”。

9月28日,2024中国算力大会在郑州开幕。(记者 王铮 摄)
9月28日,2024中国算力大会在郑州开幕。(记者 王铮 摄)

  已过耄耋之年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也来了,这位紫金山实验室首席科学家以“确定性网络助力中国算力网高质量发展”为题阐述前沿性研究。在他看来,面向千行百业按需提供定制服务,行业大模型完全可以走出自己的路。

  “数字经济靠什么?算力,没有算力就不能成为数字经济。”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认为,必须打造安全可信算力网络新业态,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

  作为我国算力产业领域的顶级盛会,中国算力大会搭建起“政产学研用”对接平台,助推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郑州是国内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位于东数西算的八大算力枢纽节点的地理中心,也是全国算力中转分发的枢纽、十大通信网络交换枢纽之一,这些独特优势使得河南省在算力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河南数据资源丰富,信息网络通达,区位优势明显,应用市场广阔,算力产业发展正当其时。”大会主论坛上,专家学者、企业家们一致表示。

  一些新的成果由河南创造。

  此次大会发布了8项年度重大成果,河南有2项入围,分别是由郑州大学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牵头的“量超融合先进计算平台”、由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牵头的“FusionpoDforAI新一代全液冷整机柜GPU服务器”。

  越来越多的企业看好河南。

  “只有与应用场景深度融合的算力,才能形成真正生产力。算力用于模型训练室‘小应用’,赋能千行百业的智能化才是‘大场景’。”紫光股份董事长、新华三集团总裁兼CEO于英涛介绍,在郑州,企业牵头建设图灵小镇、智慧终端产业园项目。

  艾利特机器人未来总部暨超级工厂项目、超算力量新型能源智算中心项目、软通动力生产智造基地项目、智算万卡集群项目、昇腾生态平台项目……22个重点项目签约河南。

  大会上,中国移动算网大脑规模商用发布、基于AINet的豫港双算全球发布、河南算力产业基金发布、算力科普专家委员会成立、液冷AI开放联盟成立、科创项目团队路演……各方协同共建,打造算力产业链、生态圈。

  “豫”乘算力起宏图,刮目相看新河南。在“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联动下,一幅气势恢宏的中原算力长卷正在奋力绘写。(记者 王延辉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齐亚琼)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