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贵州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

搜 索
投稿邮箱:zxwhnxw@163.com
新闻热线:0371-65700861

首页 > 头条 > 正文 >

《郑州市双槐树遗址保护条例》10月1日起实施

  • 2024年09月06日 09:34
  • 来源:河南日报
  • 责任编辑:李新贺

  原标题:《郑州市双槐树遗址保护条例》10月1日起实施 以立法形式守护“河洛古国”

  深入开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以立法形式守护“河洛古国”,聚焦双槐树遗址保护的专一条例将在今年10月1日开始实施。9月5日,郑州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郑州市双槐树遗址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立法必要性、主要内容。

  双槐树遗址是我国仰韶文化中晚期考古的重大发现,是距今5300年左右经过精心选址的都邑性聚落遗址,被称为“早期中华文明的胚胎”“河洛古国”。长期以来,双槐树遗址周边地貌受河水和洪水反复冲刷,自然损毁严重;周边居民、乡镇企业的生产、生活等人为因素也影响到遗址本体和文物安全,这些问题亟待立法加以解决。

  《条例》从明确保护对象、划定保护区域、加强日常监督管理等多个方面列出27条细则。如在体制机制上,建立郑州市、巩义市、双槐树遗址所在地镇三级政府分级管理,文物行政部门监督管理,双槐树遗址保护管理机构具体负责的保护体制和管理机制。明确发展改革、教育、公安、水利等多个部门和单位,联合做好双槐树遗址保护。在日常监督管理上,建立双槐树遗址保护安全监督制度、日常巡查制度和区域保护制度,对遗址本体保护状况和周边环境实施智慧监测;在推动遗址资源活化利用上,鼓励利用考古遗址公园、博物馆等资源,开展教育、教学、研学等社会实践活动,推进双槐树遗址文物资源的活化利用,发展遗址特色文旅文创产业等。

  “双槐树遗址作为郑州历史文化遗产的一个具象,承载着文化起源和情感记忆,是展现城市魅力的有形价值符号。通过地方立法对双槐树遗址予以保护,夯实遗址保护的制度基础,对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郑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魏东说。(记者 祁道鹏)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