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聘任仪式在郑州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原主任王巍受聘担任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
“担任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之后,将充分利用自身经验和优势,为河南考古搭建更广阔的平台,为年轻人的成长提供更大的舞台,提升河南考古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当天,王巍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河南考古责任重大
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地在河南,河南考古在全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王巍说,河南考古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河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地下遗物丰富,从史前到宋代始终是核心区域,所以就考古而言,河南是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河南有14项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河南累计有55项入选,均遥遥领先。
在百年考古历程中,河南考古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近年来,河南重大考古发现不断,夏文化研究、史前文明起源阶段的研究等都出了不少成果。正是因为河南在中华文明诞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河南考古肩负的责任更加重大。
河南考古硕果累累,今后的重点或突破口应该选在哪里?
王巍说,现代考古学有三大课题,人类起源、农业起源、文明起源。在人类起源研究方面,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证明中国大地上古人类没有中断,石器制作技术工艺是连续发展的,所以连续进化附带杂交学说,基本成为中国考古人的一个共识,当然还需要更多的考古材料来完善,然后向世界发声。在农业起源方面,新郑裴李岗遗址、舞阳贾湖遗址发掘表明,当时已有了比较成熟的农业文化,可能还有更早的农业起源证据目前还没有发现。在距今6000年至5000年文明起源的关键阶段,灵宝铸鼎原遗址群、巩义双槐树遗址都在进行考古发掘工作,期待有新的突破。夏商文化的研究也不断有新的进展。各个时代河南都有重要的遗址发现,考古发掘工作还需要全面推进。
阐释让考古更有意义
采访中,王巍了解到,为把殷墟甲骨文打造成中华文化新地标,河南日报推出“了不起的甲骨文”特刊,已出版30多期,“每周三,五版见”,已经成为一种阅读期待。顶端新闻还上线“了不起的甲骨文”频道,取得了很好的社会传播效果。
王巍说:“‘了不起的甲骨文’特刊让我感到很意外,超出了我的想象,围绕甲骨文,河南日报已出了30多期报道,以后还要继续做。报纸版面图文并茂,还有一些漫画、外语,我觉得非常好。可以结集出版,其中的一些内容可以做成短视频,方便传播。我们的精神标识、文化地标都需要这样系统地宣传,‘了不起的甲骨文’这个系列就是一个样板、一个标杆。”
近年来,王巍曾在不同场合建议、呼吁建设“中华文明主题乐园”。他说,中国百年考古积累了大量的资料,这些成果通过专著、论文等形式保留下来,但缺乏民众能够沉浸式感受体验的方式。建设“中华文明主题乐园”的倡议得到国内一些省份的重视。“我倾向于建在河南,因为河南的重要遗址很多,有很多的内容可以再现古代的生活场景。不管是国内的观众还是国外的游客,到这儿来两天可以整体体验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一系列的辉煌成就。如果能够建成,这是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一种方式。希望我这个理想有朝一日能够成为现实。”
采访即将结束,王巍对年轻一代考古人寄予厚望:“作为考古人,首先,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发掘更多的考古遗址,研究出更多的成果。其次,要加强文明阐释,阐释目前还是一个薄弱环节,需要通过阐释让更多的人了解考古发掘的意义、了解我们的历史、了解中华文明的辉煌。最后,希望年轻一代接好接力棒,在当前大好形势下让考古更加走近民众、走向世界。”(记者 张体义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