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贵州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

搜 索
投稿邮箱:zxwhnxw@163.com
新闻热线:0371-65700861

首页 > 头条 > 正文 >

开发区对河南工业增长贡献率超八成

  • 2024年07月24日 12:33
  • 来源:河南日报
  • 责任编辑:经晓佳

  原标题:我省开发区对全省工业增长贡献率超八成 以改革激发“区”动力

  开发区是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是各地改革创新、壮大产业的前沿阵地。

  近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发布2023年度全省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评价结果,对36家先进开发区予以通报表扬,包括先进制造业开发区30家、现代服务业开发区6家。此次考评,我省优化考核指标体系,从侧重规模体量向更加注重产业升级、创新驱动、集约节约、绿色发展等高质量发展要求转变。

  2021年9月以来,我省各地各部门把“三化三制”改革作为激发开发区活力的关键环节,扎实推进开发区整合、改制、扩区、调规,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取得重要成果,已成为全省经济建设的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

  优化布局

  “一县一省级开发区”

  漯河经济技术开发区做足“食品+”产业链集群大文章,打造知名食品企业集聚区;作为“中国药谷”建设的主阵地,驻马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聚集了一大批科技含量高、绿色环保的原料药研发型企业;济源经济技术开发区围绕有色金属循环经济产业超前谋划,不断拉长产业链条,实现由原材料基地加速向新材料基地转型……梳理此次被全省通报表扬的先进开发区名单,每个“上榜者”都特色十足、亮点满满。

  开发区作为产业最集中、经济最活跃的平台功能区,其产业集中度和经济活跃度在各地经济发展中占据着核心地位。近年来,我省持续拓展改革效能,充分激发开发区的动力活力。以国家级和发展基础较好的省级开发区为主体,全省开发区由288个整合为184个,其中先进制造业开发区166个、现代服务业开发区18个。区域分布上,省辖市中心城区开发区82个,县(市)开发区102个,实现了“一县一省级开发区”的布局。

  同时,落实“三区三线”划定成果,按照规划产业用地占比不低于60%的原则,全面完成开发区四至边界划定。全省开发区规划建设用地面积3378.6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1506.7平方公里,实际可利用空间1871.9平方公里,生产力布局得到优化,发展得到规范,资源配置分散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为长远发展留足了空间。

  体制重塑

  “管委会+公司”模式运作

  开发区因改革开放而生,改革创新是其最大优势。

  在鹤壁宝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一方面剥离教育、文化、民政、卫生健康等社会管理职能,组建了5个专业化运营团队,通过政府工程代建、授权经营、股权投资等形式实现国有资产增值;一方面整合内设机构、优化班子结构,协同高效的特点更加凸显,管理职能体系更科学规范。

  这是我省推进开发区“三化三制”改革的一个缩影。放眼全省,“管委会+公司”运营架构实质化运转,非跨行政区的开发区社会管理职能基本完成剥离,实现了“瘦身强体”、聚焦主职主业。184个开发区全部完成运营公司组建,开发运营正加快从政府主导开发向政府服务推动、企业市场化运作转变。

  经济管理权限“应放尽放”,“一枚印章管审批”“标准地+承诺制”等改革加快落地,开发区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安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投资近12.5亿元的双碳科创城项目,通过强化调度、每周推进,提前数月实现开工。南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一链一专班”,为企业定期举办产销对接会,解决企业要素保障问题,服务产业链强链壮群。

  在全省开发区,领导班子任期制、员工全员聘任制、绩效薪酬制框架全面建立,推行总量控制、浮动管理、以岗定薪、绩效考核的薪酬分配。“改革打破了‘铁饭碗’,一批有干事创业激情、专业性强的干部充实到开发区,奖优促劣的实绩导向更加突出,提振了奋勇争先的精气神,凝聚了有为才有位的广泛共识。”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说。

  发展带动

  特色产业持续升级

  作为全省唯一的“五星级开发区”,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产业发展汇聚新动能,深入实施“六大产业培育工程”。2023年,该区汽车产业完成产值1100亿元,整车产量、出口量分别占全省的70%、80%;装备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15.7%,现代物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9%。一项项数据标注着高质量发展之势。

  紧紧围绕“7+28+N”产业链群,我省因地制宜优化开发区主导产业,强化产业链招商和重大项目建设,一批龙头型项目落地实施,形成了郑州新能源汽车、平顶山尼龙新材料、新乡起重装备等一批特色产业集群,开发区产业链式化、集群化发展态势愈发凸显。

  灵宝市先进制造业开发区与多位院士以及省科学院合作,对高纯砷、高纯硒制备等开展技术攻关,落子半导体新材料、超导材料、光电领域等未来产业“先手棋”;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传感器产业领域集聚了相关企业6027家,拥有众多气体传感器、瓦斯监测、智能水表等细分行业“隐形冠军”……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全省各地强化开发区产业集群与前沿技术、跨界创新、颠覆模式对接链接,实施重大核心技术攻关,开发区产业能级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

  目前,全省工业营收超400亿元的开发区达到19个、超千亿元的达到3个;全省开发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占全省比重超过六成、营业收入占全省比重超过七成,对全省工业增长贡献率超过八成,对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说,“下一步将全力做大做优做强开发区主导产业,推动开发区改革再深化、发展再提质、能级再提升,把开发区打造成为培育壮大产业链群的平台支撑,为全省经济稳定向好提供强劲引擎。”(记者 宋敏 成利军)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