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南新闻7月2日电 (杨大勇 李海珠)7月2日,由河南省委统战部主办的新闻媒体“走民企 看发展 提信心”系列采访活动走进“愚公故里”河南济源,探访了济源市万洋冶炼(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洋集团)29年来的绿色转型之路。

万洋集团前身是成立于1995年的济源市万洋有色金属冶炼厂,由时任思礼村党支部书记的卢一明带领9名村民筹资27.5万元建立。如今,该集团已成为年产值超300亿元的企业。29年来,万洋集团专注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延伸,实现了从粗铅冶炼到电解铅生产,回收硫酸、氧化锌、白银、黄金的循环经济,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回望29年的发展之路,卢一明表示,多年来,万洋集团致力于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科技创新是推动该集团发展蹄疾步稳的关键因素。
据了解,从由卢一明带队自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连炉”技术,到富氧底吹还原炉热渣还原新工艺,再到如今获得100余项国家专利,万洋集团坚持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发展方向,在进一步做强有色主导产业的同时,对有色产业的延链进行全面升级。

截至2023年底,万洋集团立项并开展科创项目21项,研发项目19项,大小技改四十余项,不仅涉及厂内粗铅、电解铅、粗铜等工业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还涉及尾排烟气、废水治理等环保问题。依托三个省市级研究创新平台,万洋集团对厂内各工段工艺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优化提升,实现了产业提质增效。
谈及未来的发展,卢一明表示,万洋集团将重点实施“年产15万吨锌基材料及绿色智造项目”“铅电解系统大型化、智能化改造项目”和“年产60万吨复合肥设备节能更新综合改造工程”,建成后预计可提供1600个就业岗位。
“新成立的万洋科学技术研究院将融合产业特性,整合上下游供应链优势,通过工艺创新、人才培养、自主改造等方式进一步挖掘企业潜力、释放企业活力、增强企业发展力,培养企业内部的新质生产力。”卢一明如是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