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贵州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

搜 索
投稿邮箱:zxwhnxw@163.com
新闻热线:0371-65700861

首页 > 头条 > 正文 >

河南省疾控中心发布7月份健康风险提示

  • 2024年07月02日 16:17
  • 来源:中新网河南
  • 责任编辑:李新贺

  7月份进入盛夏,高温和降雨频繁出现,潮湿炎热的天气为蚊虫、苍蝇等病媒生物提供了滋生条件,病原微生物繁殖活跃,增加了多种传染病的发生风险。河南省疾控中心专家在此提醒广大居民本月重点关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百日咳、食物中毒和虫媒传染病。此外,还需加强对于极端天气事件和暑假期间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事件的防范。

  重点提示

  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目前我省新冠疫情已降至较低水平,持续保持低水平流行态势。但病毒传播风险仍然存在,基础性疾病患者、老年人等高风险人群存在感染风险,应继续做好个人防护,同时关注其他发热呼吸道病原流行情况。

  防护措施:

  1.注意个人防护。居民日常出行,应坚持佩戴口罩,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聚集,保持社交距离。聚餐聚会时,要加强室内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有出游需求的民众,出行前要密切关注目的地的传染病流行情况,返回后要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出现不适症状要及时就医。

  2.合理用药,按需就诊。居民感染后,要根据自身症状严重程度采取相应治疗措施,落实居家自我照护,减少与同住人接触,按照相关指南合理使用对症治疗药物,做好健康监测,如病情加重及时前往医疗机构就诊。

  2、百日咳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鸡鸣样吸气吼声为典型特征。该病病程较长,典型症状可表现为持续 2—3个月的咳嗽,故称为“百日咳”。

  百日咳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经密切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各年龄人群均可见百日咳发病,其中无免疫史的婴幼儿发病风险更高,接种百白破疫苗可以降低婴幼儿发生百日咳重症和死亡的风险。

  防护措施:

  1.规范接种疫苗。适龄儿童应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尽早、全程接种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未全程接种的适龄儿童应尽早补种。

  2.及时就医诊断。无论成人还是儿童青少年,出现阵发性痉挛性咳嗽或周围有类似病例后自身突发咳嗽时,应主动就医,及时治疗,减少传播。

  3.做好日常防护。公众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常通风,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肘或纸巾掩住口鼻,注意合理作息和适当的体育锻炼。家长出现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近距离接触照护婴幼儿时应科学佩戴口罩,降低婴幼儿的感染风险。

  3、食物中毒

  夏季温度高,细菌生长和繁殖加快,食物易腐烂变质,再加上群众外出就餐增多,食物中毒进入高发季节。食物中毒是指食用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或含有毒素的食物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食品加工环境清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和饮食习惯。

  防护措施:

  1.避免在没有卫生保障的公共场所进餐。在有卫生保障的超市或菜市场购买食品。尽量不购买散装食品。

  2.新鲜食品经充分加热后再食用,重视加工凉拌类和生冷类食品的清洁。避免生熟食混放、混用菜板菜刀等,防止生熟食交叉污染。尽量每餐不剩饭菜,吃剩的饭菜尽量放10℃以下贮藏,食用前必须充分加热。

  3.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加工食品前等要洗手。

  4、虫媒传染病

  虫媒传染病是指以蚊、蚤、蜱等节肢动物为主要传播媒介,通过叮咬吸血等方式使病原体通过血液进入人体组织引起的有传染性的疾病,常见的有疟疾、登革热、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

  夏季高温潮湿天气为媒介生物的生存提供了有利条件,是虫媒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假期出入境人员数量增多,外出旅行时要做好个人防护,确保个人健康安全并防止境外输入病例引发本土疫情。

  防护措施:

  1.野外活动时做好个人防护,应穿长袖衣裤、扎紧裤腿,裸露皮肤喷涂驱避剂、驱蚊剂,避免在蚊虫出现的高峰期,尤其是黄昏、夜晚到野外活动。不在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防止蜱叮咬。

  2.避免境外感染。出国前了解目的地虫媒传染病流行状况,做好个人防护准备。

  3.做好境内监测。回国入境时需做好健康监测,出现症状后应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并告知医生相关旅居史,以便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

  5、极端天气事件

  近期高温与强降雨天气交替出现。高温下长时间作业和户外活动都可能引发中暑,室外活动时一定要注意防暑降温,确保自身安全。防暑的同时还要关注天气变化趋势和最新气象灾害预警信号,防范旱涝急转,以便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防护措施:

  1.避免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暴露,合理安排户外活动时间。户外旅游和锻炼时要尽量选择在阴凉处,做好防护措施。

  2.高温天气时注意饮食清淡、及时补水。喝水时少量多次,不要过多饮用冰水和含糖饮料。

  3.出现中暑症状时要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用冰袋、凉毛巾等冰敷加快降温,适量补充淡盐水。症状严重时立即拨打120,及时就医。

  6、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

  正值暑假,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进入高发时期,家长们要加强安全教育和监管,增强儿童自身的安全意识,防范溺水、道路交通伤害、跌落、中毒、烧烫伤等常见伤害,确保孩子们度过一个安全、快乐的假期。

  防护措施:

  1.家长应对家中的日常生活用品进行安全排查,消除那些可以预见和避免的安全隐患。如热水瓶、热水杯和装有热汤的厨具要放到孩子够不到的地方;家中用电设备和电源要远离儿童触及范围;妥善保管家用化学品,药品最好存放在防止儿童开启的安全包装中。

  2.在儿童饮食起居方面,要做到新鲜、无毒,防止食物污染变质。教育儿童进食时不要跑跳或哭闹,纠正儿童口内含物的不良习惯。

  3.不要把儿童单独留在开放的水源边,无论在家中、室内、室外或其他地点的水中,家长与儿童的距离要伸手可及,专心看护。家长一定要教育孩子,不要去危险的水域/水体、非正规的游泳池游泳,防止溺亡。如遇到同伴溺水,千万不要自己强行救援,应大声呼救请周围的人帮忙救援。

  4. 注意培养儿童安全意识,引导孩子遵守交通规则,不在马路边追逐打闹,乘车出行要坐好儿童安全座椅并系上安全带。(河南疾控)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