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贵州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

搜 索
投稿邮箱:zxwhnxw@163.com
新闻热线:0371-65700861

首页 > 头条 > 正文 >

河南15项成果获2023年度国家科技奖励 7个主持项目“量质齐升”实现新突破

  • 2024年06月25日 09:32
  • 来源:河南日报
  • 责任编辑:李新贺

  6月24日,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在北京召开。我省再创佳绩,共获15项国家科技奖励,包括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和1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

  记者从省科技厅获悉,2023年度国家科技奖励我省主持项目取得强势突破,共有7个主持项目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相比2020年度获奖的3个主持项目实现了“量质齐升”,充分展示了近年来我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取得的丰硕成果。

  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能力显著提升。2023年度我省获奖项目中,有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和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的“复兴号高速列车”项目,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参与并贡献了河南科技力量;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参与了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的“柔性直流换流器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为国家智能电网发展提供了创新支持。在其他获奖项目中,我省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也分别参与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资源勘探测绘、新一代绿色高效提炼稀贵金属技术、新型电力系统储能关键技术、新能源车动力电池研发及产业化等国家战略性产业领域的相关技术研发创新。

  支撑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能力持续增强。2023年度我省获奖的主持项目中,“小麦优质高产亲本材料创制与郑麦379等品种选育应用”项目缓解了加工企业对国外优质小麦的依赖,推动了种业企业和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速生抗病泡桐良种选育及产业升级关键技术”项目引领了世界泡桐生物学研究方向,突破了泡桐产业升级的关键技术;“耐火材料功能化与绿色化设计、制备及其对钢铁绿色制造的支撑”项目引领了我国耐火材料科技进步,促进了耐火材料产业低碳绿色高质量发展;“高性能铜及贵金属丝线材关键制备加工技术与应用”项目推动我国铜及贵金属丝线材制造水平迈入世界先进行列;“半导体材料高质高效磨粒加工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保障了我国高性能半导体器件自主研发和产业链安全。这些项目成果突破了相关产业的核心关键技术难题,助力打通产学研用全链条,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记者 尹江勇)

 河南省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目名单

  主持通用项目5个

  奖项以及等级:国家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项目名称:小麦优质高产亲本材料创制与郑麦379等品种选育应用

  项目名称:速生抗病泡桐良种选育及产业升级关键技术

  项目名称:耐火材料功能化与绿色化设计、制备及其对钢铁绿色制造的支撑

  项目名称:高性能铜及贵金属丝线材关键制备加工技术与应用

  项目名称:半导体材料高质高效磨粒加工关键技术与应用

  参与项目8个

  奖项以及等级:国家技术发明奖 二等奖

  项目名称:柔性直流换流器关键技术及应用

  奖项以及等级:国家科技进步奖 特等奖

  项目名称:复兴号高速列车

  奖项以及等级:国家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项目名称:全球坐标框架建立与毫米级历元框架维持关键技术

  项目名称:楸树和闽楠等乡土珍贵树种育种体系创新与应用

  项目名称:新一代绿色高效提炼稀贵金属技术及应用

  项目名称:新型电力系统大规模锂电储能关键技术及应用

  项目名称:电流零点主动调控的电弧开断技术及系列产品开发

  项目名称:面向大规模产业化的动力电池研发与制造关键技术

  此外,还有2个我省主持的专用项目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二等奖。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