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真是我吃过的最贵的一条鱼!”说起日前吃到的罗非鱼,躺在病床上的付婆婆(化名)仍心有余悸,没想到一条小小的罗非鱼让她直接躺进了医院。更夸张的是,如果再晚一点送医,她可能就要被截肢了。
原来,一周前,付婆婆从菜场买了一条罗非鱼,清洗的时候,左手不小心被刺伤。但是这对于常常烧鱼的她来说,并不觉得是什么大事。没想到,当天晚上,她的左手开始肿胀,痛到无法睡觉,还发起了高烧,体温直接冲上39.7度。
好不容易熬到第二天早上,付婆婆赶紧咨询了家里一位当医生的亲戚,凭着医生的敏感,亲戚告诉她很有可能已经发生感染,最好马上去医院检查。
在医院检查过程中,医生详细向她询问病史,并马上为她安排入院体格检查和化验,最终血液培养的结果是创伤弧菌感染。由于付婆婆在感染的20小时内得到及时治疗,她的病情得到了基本控制,保住了左手。
据了解,创伤弧菌是一种生活在海洋里的细菌,多漂浮在海水中或附着在海鱼、海虾、牡蛎、螃蟹等海洋生物上。生吃携带创伤弧菌的海产品,或肢体破损创口接触带菌海水,或被带菌的海产品刺伤等都容易被感染。
创伤弧菌感染是一种截肢率和死亡率双高的疾病,其病情发展以小时计算,每隔一小时,患者的肢体肿胀都会出现明显进展。前期症状主要以局部皮肤的刺痛、麻木为主。随着时间发展,会进一步出现发热、寒战症状,皮肤肿胀明显加重,甚至出现血性大疱样皮损等。
根据相关文献显示,创伤弧菌感染48小时内死亡率会达到50%以上,如果超过72小时未接受有效治疗,感染的死亡率将会趋近100%。
“感染一旦发生,及时就医非常重要。”医生说,一旦发生可能的被感染情况,应该在第一时间进行清洗,切忌用盐水清洗伤口,因为创伤弧菌是嗜盐性弧菌,盐水会加重感染情况。最后,就是要保持高度警惕,如果进展较快,尽早就医。
如何避免这类感染?医生建议尽量不要生食水产;避免将皮肤伤口暴露在海水中;处理食用海鲜时,小心不要被尖刺部位扎伤,尽量戴上手套进行操作;如果不慎被海鲜刺伤,及时将表面血液挤出,流动水下冲洗伤口5分钟,消毒伤口,必要时及时就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