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作者 经晓佳)“我这里有一个(病人)颅内鞍区占位,大小约2×2×3厘米,视交叉上抬。”3月29日,经过前期村医的诊治、沟通,河南新野县匡刘营村王某某来到“行走的医院”远程门诊服务站,在新野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庄震的帮助下,视频连线上海瑞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赵卫国进行会诊。

会诊过程中,赵卫国对王某某进行了细致的问诊并给出专业的治疗建议。事后,王某某感慨,“家门口”就能挂上“专家号”,“真是惠民又方便”。
“行走的医院”是一项医疗卫生精准帮扶工程,由中国农工民主党主导发起,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中西部振兴与发展办公室联合多家机构共同实施。
今年1月底,“行走的医院”在新野实现落地。目前已累计服务患者4653人(次),向北京、上海三甲医院专家申请远程专家会诊79例。
该项目通过远程诊疗平台,以“互联网+远程诊疗”的模式每天为新野县免费提供100个北京、上海等地三甲医院专家门诊号源,经由新野县人民医院编排后随专家门诊排班表提前一周下发至该医院远程门诊服务站,由专人值班接诊。从而实现了新野县人民医院、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与国内知名三甲医院的互联互通。
“以前用的都是老式听诊器、血压计,‘行走的医院’全科医生助诊包功能特别齐全,还能远程连线专家。”新野县马集村村医曲照敏表示,自从有了“行走的医院”,当村民有医疗服务需求时,可通过呼叫“健康180”远程会诊平台,调配就近的村医上门入户提供诊疗服务。
在河南,“行走的医院”并非只在新野一县。自2019年4月该项目在汝阳县首次落地以来,汝阳220个行政村(社区)卫生室便全部配发了“全科医生助诊包”。随着“行走的医院”在河南持续推进,开封祥符区、郑州荥阳市、三门峡卢氏县等地也都上线了这一项目。
“通过建设‘行走的医院’项目,搭建优质医疗资源互联互通共享平台,解决了基层医疗机构诊疗水平不高、医疗资源短缺的难题,真正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新野县卫健委主任朱永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