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贵州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

搜 索
投稿邮箱:zxwhnxw@163.com
新闻热线:0371-65700861

首页 > 头条 > 正文 >

高标准农田绘就好“丰”景

  • 2024年05月31日 09:21
  • 来源:河南日报
  • 责任编辑:李新贺

  原标题:坚决打赢“三夏”生产攻坚战丨高标准农田绘就好“丰”景

  麦熟一晌,贵在争抢。5月30日,长葛市古桥镇种粮大户李宝强流转的2000多亩地里,机声隆隆,联合收割机正在进行抢收大战。

  “粮丰天下安。今年粮食收成不错。”指着眼前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的高标准农田,李宝强说,“昨天收割的200亩地,亩均产量达到1200斤。”

  “稳产增收,离不开农业抗风险能力的提升。”李宝强感慨,今年小麦先是跨过了干旱、病虫害几个坎儿,后来又在灌浆期受到干热风侵袭,能夺取丰收,离不开高标准农田的“硬实力”。

  高标准农田“高”在哪儿?

  “好处可多了。”李宝强对比今昔,打开了话匣子,“最早田间是不到两米宽的土路,一过车就尘土飞扬,下雨天又变成了‘泥水路’。现在修的水泥路又宽又平,农机进来集中连片耕种,成本降了一大截。”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过去是‘浇地’,现在是‘浇庄稼’。”李宝强说,地里装上了固定式、绞盘式、地埋式等喷灌设施,从粗放的“大水漫灌”到精准的“喷灌”,省事儿又省心。

  近年来,长葛市紧紧围绕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按照现代农业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的要求,从农民要求最强烈、愿望最迫切、利益最直接的地方入手,明确“因地制宜、抓住重点、以点带面、扎实推进”工作思路,从农田水利、生态农业、科技农业等多方面入手,集中打造“田地平整肥沃、灌排设施完善、农机装备齐全、技术集成到位、优质高产高效、绿色生态安全”的高标准永久性粮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建设是基础,管护是关键。长葛市按照“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建立健全乡、村两级管护网络,以乡镇为单位,对农田工程设施进行统筹管理;出台《长葛市农田基础设施管护办法》,责任到人,建立高标准粮田基础设施的建、管、用长效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落细落实。

  “科技,让传统农业抖掉了‘土味儿’。”李宝强说,在古桥镇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采用了“统一选用良种、统一整地播种、统一配方施肥、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机械收获”的“六统一”精细化种植模式,让过去“望天收”的土地,变成了“旱涝保收”的大粮仓。

  目前,长葛市高标准农田已基本实现全覆盖,并连续16年保持“全省产粮大县(市)”称号。(记者 王平 通讯员 张浩)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