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南新闻5月29日电 (阚力 李悦)近日,由中国华侨历史学会主办,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河南省侨联、郑州大学承办的“海外侨胞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优势与作用”研讨会在河南郑州举行,暨南大学教授、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张振江会后接受专访时表示,华侨华人研究与侨务工作需要源源不断的后备人才,建议在区域国别学下设置“华侨华人学”。
区域国别学是一门对世界不同国家和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人文、地理、资源等进行全面研究的交叉学科。
“随着研究课题的深入和人才培养的需求增加,华侨华人研究有望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张振江表示,华侨华人研究的发展趋势良好,具备成为区域国别学的二级学科的潜力,所以它从研究课题到成为一个独立学科指日可待。
在他看来,同样作为交叉学科的华侨华人研究,目前主要关注研究生的培养,它需要学生具备多学科的基础知识,并能够利用这些知识开展相关研究。他呼吁涉侨部门发挥桥梁作用,联合各界人士共同推动华侨华人研究的发展。
那么,河南在开展华侨华人研究领域有何优势?张振江表示,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许多南方人口都源自中原,河南在侨务工作中可以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讲述中华文化和中国故事来培养华侨华人的文化认同,这种文化认同不仅限于河南籍侨胞,更应面向全世界的海外侨胞。
他表示,海外侨胞在中外文明交流和对外传播中国声音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他们虽然长期生活在国外,但对中国的了解并未减弱,他们对住在国文化、制度的深入了解,也使他们在讲述中国故事时能够选择更好的角度和话题,更好地将中华文化与当地文化结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