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钢,位于河南省中部,地处伏牛山东部余脉与黄淮平原交接地带。总面积646平方公里,辖14个乡镇(街道)、总人口35万。这里因钢而建,是中国唯一一座以企业命名的城市。

这里拥有连绵的山,纵横的河。境内26座水库,其中始建于1951年的石漫滩水库被称为“治淮第一坝”。植被覆盖率达60.03%,负氧离子年平均浓度3100个/立方厘米,2023年空气优良天数312天,被中国气象局授予“中国天然氧吧”称号。

这里拥有铁、金、镁、硅等20多种矿产,铁矿储量10亿吨,是全国十大铁矿区之一。
近年来,舞钢市委市政府持续强化“项目为王”理念,大抓产业、抓大产业,形成了“一黑一白一绿”三大主导产业集群,搭建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
做强“一黑”,打造特钢名城。舞钢因钢而立,因钢而兴,已建成从采矿、炼铁、炼钢到复合材料、装备制造的全产业链,泰田重工、神州重工、德正新材料等钢铁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向产业链高端迈进,现有钢铁装备制造企业35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2家。

做大“一白”,打造纺织名城。精纺规模达130万锭。引进央企中储棉舞钢仓储项目,形成了集全国棉花及精纺仓储、物流、配送、期货、交割、保税、贸易及深加工于一体的完整产业生态链条,是河南省原棉储量最大,国内仓储资格最全的纺织产业链原棉仓储基地。

做优“一绿”,打造文旅名城。二郎山、灯台架、祥龙谷三个4A级景区。年累计接待游客逾5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近20亿元。医养康养,乡村休闲观光,打造“近悦远来”的文旅休闲目的地;坚持做优现代特色农业,重点围绕“鸽、茶、菌”,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2023年,完成生产总值169.3亿元,增长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5.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63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22元,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平顶山市持续保持先进位次。

近年来,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市、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中国天然氧吧,河南省首批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市、河南省碳达峰试点市等多项国家级、省级荣誉,入选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入选首批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
大道无垠,承载梦想,中原明珠,厚重舞钢。舞钢,正以宽阔的开放胸怀和昂扬的奋斗姿态,在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大道上砥砺前行。(舞钢市融媒体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