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一场大雨将原本宁静祥和的舞钢市武功乡草坡村洗刷得更加清丽脱俗。行走在村子里,排前道路干净整洁、村办企业井然忙碌,座座墅舍、落落田园,让昔日“白草荒坡乱石岗”的草坡村,成了“城里人点赞、农村人叫好”的洞天福地。

草坡村是田岗水库治库移民村,全村近1300口人。得益于舞钢市城区的扩容提质,地处城乡接合部的小村庄先后迎来了公园北路、师范东路两条主干道穿村通车,有了其他村子无可比拟的交通区位优势。
在村东一处菜园里,老党员李庆帮正忙着在一个个田间网格里锄地打理。他不是菜园的主人、没有工资报酬,却每天准时准点用心管护,因为他是“共享菜园” 管理员。
“共享菜园”是草坡村实施企地联动、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有益尝试:此处原是荒坡地,为建设和美乡村,经党员、群众代表商议,决定把这四五亩撂荒地有效利用起来。村集体出资对荒地进行平整,又拉来80余车肥沃土壤回填,并配套浇灌设施,整理出12块、每块0.3亩的网格田,种植应季有机蔬菜,供企业商户等认领共享。“企业可以自种,也可以托管给我们6名老党员义务打理,大家全年都能吃到放心安全的有机蔬菜。”李庆帮说,“现在已经吸引了7家企业前来认种托管,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带来两万余元的收入。”
如今的草坡村在村中心建成一个红歌广场及由24首红歌歌词装点的红歌墙。每天一大早,“村村响”大喇叭开启,优美的旋律在广场上空飘扬,前来晨练的村民聆听红歌接受精神洗礼。而曾经发生在草坡村的悲壮英雄故事,时常会引来一拨拨省内外研学团队、史学专家等前来考察、缅怀、感受和美乡风。
近几年来,草坡村始终把人居环境整治、基层治理等工作摆在重要日程。
“没有前人路可循、咱就边干边摸索”,在武功乡最近举行的3次人居环境观摩评比中,草坡村屡屡拔得头筹,该村党支部书记刘金彩道出了“秘密”:“我们不仅让村庄变了模样、取得了好成绩,而且引来不少外地客人前来取经学习。”
人居环境整治初期,草坡村不少农户家的房前屋后堆积有大量废旧的砖堆、石头、瓦块,村“两委”随即以村集体的名义向群众“打借条”,将废砖旧瓦从群众手里“借”出来,用于村内基础建设,既美化了环境又节约了成本,而最终享受到环境整治带来实惠的群众,都很理解乡里、村里的“良苦用心”,纷纷自发把手里的“借条”撕碎销毁了。
今年以来,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草坡村已累计垒砌花墙近1.5万米、协调安装太阳能路灯30盏,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明显提升。刘金彩说,不久前,草坡村走出去的一名成功人士主动将自家新盖的房屋捐出来用以建设村史馆,“目前村史馆正在设计和展品征集中。” (原载《平顶山日报》2023年7月6日第2版。作者:杨德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