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贵州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香港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

搜 索
投稿邮箱:zxwhnxw@163.com
新闻热线:0371-65700861

首页 > 头条 > 正文 >

关注第四个中国人民警察节丨“枫”“警”这边独好

  • 2024年01月10日 09:51
  • 来源:河南日报
  • 责任编辑:李新贺

  核心提示

  刚刚过去的2023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发展“枫桥经验”20周年,当年11月,公安部对全国第三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进行命名,我省4家派出所上榜。在第四个中国人民警察节来临之际,记者走进这4家派出所,以蹲点的形式探访派出所的“枫桥故事”。

  解开小纠纷锁住大平安

  时间:1月3日

  地点:清丰县公安局马庄桥派出所

  “走,记者同志,跟我一起到村里‘唠嗑’去。”记者在马庄桥派出所的蹲点采访,在热情的招呼中拉开序幕。

  “咱今天去的这两家是邻居,因为宅基纠纷闹得厉害。”“双方一开始是在争地,现在都是争口气。”……年轻的民警耿俊花、裴亮亮一路介绍。几分钟后,警车停在一个农家小院门口。

  “姨,在这儿晒粉条呢,到您家喝口水中不?”民警热络地与这家的女主人打着招呼。

  “中啊,进来吧!”

  这处小院,俩民警已经数不清来多少次了,连这家一岁多的小孩儿也不再认生,把零食往他俩手里塞。看着气氛不错,民警们开口了。“姨,俺们来还想说说那个事,家里人商量得咋样了?”

  提起糟心事,一家人一说就是二十来分钟。俩民警认真听着记着,直到对方没话才开口。

  “姨,两家能有多大的仇啊,这事再商量商量中不?”“叔,都各让一步,等这事解决了,房子盖起来了,能住还能租,多好!”……一句句劝慰,让一家人怒火渐渐平息。“我们再考虑考虑看咋弄。”他们说。

  “矛盾纠纷很少有调解一两次就化解的,得让他们把话都说完,从话里头找着事情的‘卡点’。我们得有耐心、恒心。”裴亮亮说。

  “耐心”“恒心”,这是马庄桥派出所“四心”矛盾化解工作法的前两“心”,通过耐心、恒心,让群众“暖心”“安心”。

  “马庄桥镇离濮阳城区和清丰县城都很近,12平方公里、13个行政村、23000多人,还有工业企业近百家,人员流动大,矛盾纠纷化解、安全隐患排查任务比较重。”马庄桥派出所所长张鋆介绍,派出所推动政务、警务深度融合,打造治安共治体系,还探索出“社区民警+调解队伍+专长调解员”的调解模式,守护了一方和谐。

  在马庄桥派出所门口的介绍栏里有这样几个字:实施主动警务、预防警务。日复一日走街串巷,断的是“家长里短”,理的是“鸡毛蒜皮”,群众大小事都装在民警心里。街上有家拉面馆老板是青海人,民警主动上门服务,帮助他和家人办理了居住证;辖区有个老太太常年卧床,民警知道后,为她送去了电暖器……

  一次蹲点让记者感受到,人民警察要真正做到“主动警务、预防警务”,最根本的是要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内心始终燃着一团火,以真诚、公正、厚道换取群众的信任。

  夜幕降临,民警们发动警车,奔赴加油站、便利店、夜市等地方,开始了“亮灯守护”巡防活动。警车消失在夜色中,路两边万家灯火温暖明亮。(记者 周晓荷)

  以所为家,只道是寻常

  时间:1月4日

  地点:长垣市公安局恼里派出所

  1月4日早上,派出所里到处是民警们忙碌的身影,他们中,有的刚刚经历了一夜的繁忙工作,有的正准备接班。

  恼里派出所辖区内有多家生产重型机械的企业,经济活跃,民警们也更忙碌。在派出所的工作区,警用无人机彰显着“科技范儿”,宽敞整洁的综合指挥室让民警更加“耳聪目明”。在派出所的生活区,健身房、阅览室、洗衣房、宿舍一应俱全,所长王龙说,后勤保障得力,让民警们在警务工作中保持旺盛的精力。

  派出所所在地恼里镇紧临黄河,民警们除了维护辖区日常治安,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巡河。顶着寒风,该所副所长翟会涛带着两名辅警开始沿河巡逻。翟会涛说,这些年群众保护黄河的意识有了很大提升。

  “95后”民警杜宇是化解纠纷的能手。恼里镇中心学校的初二学生小胡与母亲不和,杜宇不仅将小胡的母亲邀请到派出所进行开解,还当起了小胡的“知心姐姐”。

  当天,杜宇带上小胡爱吃的零食去学校探望他。“小胡,听说你英语成绩不咋好,没事的,姐姐刚上初中时英语也不好,你可以尝试一下这个方法……”“一会儿把这些零食给同学们分一些,剩下的你留着吃”……杜宇亲切的话语,让腼腆的小胡眼中有光、脸上带笑。

  杜宇还和几个辅警小伙伴一起运行维护“平安恼里”微信公众号,已有近1万名粉丝。“群众会给公众号留言或者发送求助信息,我们每条都会回复、解答。”杜宇说。

  派出所指导员郭可俊说,派出所就像一个“家”。这是一个忙碌的“家”,民警辅警们走村串巷访民情不辞辛劳,苦口婆心解纠纷不厌其烦。这也是一个温暖的“家”,派出所生活区的文化墙上,“全家福”贴满了整个墙面,小院里的“责任田”里,种着上海青、生菜、娃娃菜等大家喜欢吃的蔬菜。

  以所为家,是恼里派出所民警辅警的工作常态,也是千千万万个派出所的写照。对他们来说,既然选择了身着藏蓝,再苦再累也只道是寻常。(记者 刘海涛 王斌 通讯员 陈阳)

  紫水塔旁,解民之忧

  时间:1月6日

  地点:光山县公安局紫水派出所

  在光山县的中心城区矗立着一座300多年历史的紫水塔,紫水派出所就在旁边,并因此得名。

  紫水派出所下辖4个村、9个社区,辖区总人口18万余人,几乎涵盖了县城的全部繁华地段。周边热闹喧嚣,派出所“枕戈待旦”。

  近年来,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紫水派出所在每个村(社区)都设有警务室,群众足不出村便能联系上民警。56岁的柳庄警务室社区民警王俊,曾是光山县公安局副局长,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后,主动要求下社区。“能给大家解决一些‘急难愁盼’,我觉得十分荣幸!”王俊中气十足。

  在基层,化解矛盾纠纷有多难?看看周末的派出所吧。当天上午,紫水派出所矛盾纠纷调解室来了一群面带愁容的群众,他们是某新建小区的业主,因安置问题与开发商产生纠纷。“别着急,一个一个说!”所长吴波坐在桌前热情地招呼群众。

  碍于口音,记者对双方争议的焦点听得并不真切,一场复杂而漫长的调解在嘈杂的声音中拉开。见惯这一切的吴波则显得很有耐心,他不仅全程认真记录,还不时插话安抚,整场调解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其间,吴波甚至没喝一口水。

  临近中午,记者有幸体验了一次出警的感觉。“这里是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你辖区交投公司门前有群众发生肢体冲突,请立刻前往处置!”接警后,当天的值班民警王攀峰带领两名辅警迅速出警,3分钟赶到现场,事态很快得到控制。“像这种小警情每天不下20起,每起我们都认真对待。”王攀峰说道。

  此次蹲点收获颇丰,感动满满。

  见到了那些可敬的片警。所长吴波是个“80后”,说起派出所的工作如数家珍,是社区的“活地图”;指导员梅伟经验丰富,一周7天常驻派出所,遇到难啃的“硬骨头”,向他求助准没错;还有刚入警便主动要求到派出所锻炼的新警焦皓,用他的话说就是“紫水派出所治安情况复杂,在这里能学到更多东西”。

  夜幕降临,派出所门前警灯闪烁,每天的例行夜巡又开始了。“春节临近,我们加大了巡逻力度,争取让大家过个平安祥和的春节。”民警裴仁斌说。(记者 王斌 通讯员 张新发 徐玲)

  进村入户,走在为民路上

  时间:1月8日

  地点:宜阳县公安局张坞派出所

  从宜阳县城沿319省道驱车西行30多公里,黛色的熊耳山渐渐浮现,行至张坞镇西郊,远远就能看到“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几个红色大字,张坞派出所就坐落在这里。

  张坞派出所辖区常住人口2万多人,是典型的偏远山区派出所。

  当天,派出所副所长刘懿书带领两名民警要去下村走访,记者当即决定和他们走一趟,去了解小黄家庭的低保办理情况。

  刘懿书告诉记者,小黄今年12岁,幼年时母亲改嫁,4年前父亲失踪,一直跟着爷爷奶奶和叔伯一起生活。民警前段时间走访时,村党支部书记黄治民说想为孩子办低保,但需要其父亲的失踪证明。刘懿书得知情况后,马上根据有关规定办理了失踪证明。

  孩子的近况牵动着刘懿书的心。“小黄的低保办好没?”刘懿书一见到黄治民就问。

  “低保手续正在办,孩子学习很好。让孩子多一份保障,也好安心学习。”黄治民介绍了小黄的情况,让刘懿书放下心来。

  “只有走近群众,才能成为群众的贴心人。”刘懿书告诉记者,张坞派出所制定了“3F”矛盾纠纷排查机制,即走访、心访和下访,民警经常“背包进村”与村民面对面沟通,并将辖区25个行政村的113个村级代销点、商店建成警务联络点,放置意见征集箱等征集群众意见。建立“3C”预警机制,从易到难将矛盾纠纷分成蓝、黄、红三色,充分运用镇级矛盾调解中心、派出所社区警务团队、村级矛调员开展矛盾调解。

  从下村出来,刘懿书说再去留召村看看。车子拐进留召村,在一处小院前停下,这是村民杨海妞的家。去年8月,雨水较多,杨海妞与房前的邻居因排涝问题发生冲突。得知情况后,张坞派出所民警联合律师、村委会一起进行了两个月的调解,最终化解了矛盾。

  敲开大门,杨海妞正好在家,看到我们赶紧往里让。“现在还有矛盾吗?有没有其他难处?”刘懿书和杨海妞攀谈起来。“问题解决得可好,可满意。”杨海妞说。

  张坞镇村庄分散,有些还比较偏远,这里的好“枫”景,是民警们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记者 徐东坡 通讯员 赵利军)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