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贵州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香港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

搜 索
投稿邮箱:zxwhnxw@163.com
新闻热线:0371-65700861

首页 > 头条 > 正文 >

河南省首个外资项目专项保障政策有何亮点

  • 2023年12月12日 09:19
  • 来源:河南日报
  • 责任编辑:李新贺

  □本报记者 孙静

  12月11日,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等5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省重点外资项目建设要素保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再次让人感受到全省大抓项目、大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信心、决心和魄力。

  今年以来,全省上下抢抓机遇谋发展,坚持“项目为王”,积极走出去、引进来,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全力稳住外资基本盘。岁末年尾,多部门联合出台这一“高含金量”的重点外资项目建设保障政策文件,对今年工作收好尾、明年工作开好局有何利好?《通知》的18条举措有哪些新亮点,企业“感受度”如何?记者进行了采访。

  重要性:首次聚焦外资项目出台专项政策

  “这是我省就保障外资重点项目建设出台的首个专项政策文件。”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说,我省历来重视外资发展,积极落实国家各项稳外资政策,设立省级招商引资专项资金、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等,持续加大对省重点外资项目的支持力度,此次出台的“一揽子”保障措施,服务主体更鲜明、针对性更强、保障力度更大,是我省以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的务实行动之一。

  纵观国内外,持续扩大吸引外资,我省既面临全球供应链重构、非贸易壁垒显著增多等不利因素,也有国内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外资环境持续改善、外商对华投资信心增强等机遇。

  “我省仍处于吸引外资的重要窗口期,当然,区域引资竞争也更加激烈。”该负责人分析,当前,全国正掀起新一轮招商引资热潮,上海出台促进外商投资全球伙伴计划实施办法、浙江启动“投资浙里”全球大招商、安徽开展“双招双引”活动等,为我省吸引外资带来一定压力。但同时也应看到,河南吸引外资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土地、物流、能源等成本和供应仍具有优势。

  如何扬长避短,紧紧抓住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调整的新一轮机遇期?该负责人表示,此次我省出台18条保障措施,将有力推动现有外资大项目加快建设,同时营造最优营商环境,吸引更多单体投资金额大、示范作用强的标志性外资项目落地,以大项目为抓手,带动外资全面持续流入,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突破点:用地环保金融等保障力度大

  《通知》的18条保障举措,主要围绕用能、用地、环保、金融等企业关注度高、涉及问题多的领域进行重点部署。

  “18条举措,针对性强、精准度高,尤其是用地、环保及金融领域,政策释放力度最大,将进一步助推项目建设。”省发展改革委相关人士介绍,“今年以来,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外资项目在签约落地和投资建设过程中,存在用地指标不够、环境容量有限、建设资金不足等制约。针对这些痛点堵点,我们和项目单位面对面沟通,了解项目诉求,并加强统筹,与商务、自然资源、生态环境、金融监管等部门对接,将项目建设突出问题逐一研究协商,研究制定出了加强重点外资项目建设要素保障的意见。”

  家雄灯饰(濮阳)有限公司是一家外资企业,今年公司新投资超8000万元建设年产1000台半导体高科技智能电子气体混配设备生产线,对于本次出台的政策,总经理杨家胜连连称赞,“比如,金融保障措施,企业可以通过银行的绿色通道快速办理评级授信,扩大贷款规模,同时明确要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降低发放贷款利率,这‘一提一降’之间,企业的融资成本就能降低不少。”

  外商独资企业郑州顶津食品有限公司,在郑州市二七区落地的年产5000万箱茶饮料建设项目正在加紧施工。“我非常关注此次出台政策在环保方面的保障措施,根据《通知》,我们的项目可被纳入省重大项目生态环境要素保障白名单,享受审批绿色通道、生态环境基础保障、应急管控豁免等政策,这对企业下一步的建设生产活动至关重要。”公司相关负责人魏邦贵说。

  “当前,我省利用外资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实施创新驱动过程中,通过大力吸引外资可以实现创新资源的高效配置,进而有效提升产业链的现代化水平。我们将大力推动各项保障举措切实落地,加快重点外资项目建设进度,吸引更多外资项目投资河南。”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说。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