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贵州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香港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

搜 索
投稿邮箱:zxwhnxw@163.com
新闻热线:0371-65700861

首页 > 头条 > 正文 >

这件出土百年的稀世珍品,为啥定名“莲鹤方壶”

  • 2023年08月28日 10:55
  • 来源:大河报
  • 责任编辑:范晓恒

  8月26日,新郑莲鹤方壶青铜器出土一百周年纪念大会暨两周考古专业委员会年会进入尾声。

  会议期间,新郑于莲鹤广场立下李家楼郑公大墓青铜文物出土百年纪念碑。

  此外,数十名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聚首,交流两周考古学术研究,多学科合作,探讨出土文物和遗址的研究与解读工作。

  该活动从8月24日持续至26日,为的是使当代人们加深对两周时期社会制度、礼制文化、阶层变革、科学技术和经济生活的认识。

  让这批百年前出土的文物“活”起来

  100年前,在新郑,以莲鹤方壶为代表文物的“新郑彝器”面世,出土于新郑李家楼郑公大墓。它们是春秋时期用于祭祀的青铜盛酒器,被赞为“青铜时代的绝唱”“时代精神的象征”,成为故宫博物院、河南博物院等收藏的稀世珍品。

  在新郑莲鹤方壶青铜器出土一百周年纪念大会的现场,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接受大河报·豫视频记者采访时表示,举办莲鹤方壶出土100周年纪念大会,目的是使人们回忆起100年前在新郑出土的100多件青铜器,也就是当时郑公大墓的这批出土文物。

  “在那个动乱的年代,我们当时的文物工作者能够把这批珍贵文物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说明这批文物当时得到了河南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后来这批文物颠沛流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之后,它们经历了南迁,一年多的时间,经开封,到郑州,到武汉,最后到了重庆,存放了十多年。在1949年,这批文物分散在了海峡两岸。”

  马萧林说,尽管分存在海峡两岸,但仍能看到这批文物的科学、历史、艺术价值。今天这批文物分布在两岸、四地、五个馆,大部分在河南博物院,在郑州。

  河南博物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对这批文物进行“活化”,挖掘价值,确实做到让文物真正地活起来。

  “最近河南博物院开展了一系列活动。”马萧林介绍,如联合邮政部门做了纪念邮票,同时在河南博物院对重点文物进行特别展示,还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让它“活”化,让观众更形象、真切地了解它、认识它。

  “莲鹤”的定名,看似不准确却最直接形象

  在两周考古委员会年会上,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专家陈丽新谈到,莲鹤方壶面世后,辑录和研究者甚多,它的定名也有一个过程。

  出土于新郑郑公大墓的这批青铜器中,有方壶4件,两两成对。器物全部出土后,1923年靳云鹗等编《新郑出土古器图志》,定4件方壶为“大方尊”。其后的相关著述有沿用此称谓者,也有更多人将4件方壶和2件圆壶归为壶类。

  1930年,郭沫若先生首次将4件方壶中2件带莲瓣状镂空纹饰和立鹤的壶盖之方壶,定名为“莲鹤方壶”。

  中国传统文化中,莲代表纯洁、高尚,鹤代表吉祥、长寿,莲鹤一起可以表达高洁祥瑞的气象,乃至和平安康的祈愿。

  通观莲鹤方壶,最具特色的就是壶盖上的莲瓣形饰和那一只展翅欲飞的立鹤。

  陈丽新认为,以莲鹤命名,既形象贴切,又寓意美好,这大概是莲鹤方壶一经问世,即广受大众欢迎和喜爱的主要原因。

  上世纪二十年代至今,百年来,偶然出土和考古发现了大量中国古代青铜器,其中,壶类礼器数最丰富,正如郭沫若先生所期待的那样——“将来大规模之田野发掘盛行时,如莲鹤方壶类之古物能多得数例”。基于此,关于莲鹤方壶的研究也不断深入,学界对其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晰明朗。

  她介绍,百年来,关于莲鹤方壶研究,学界均认同其从造型到纹饰,受到传统周文化、源于正统的晋文化以及新兴楚文化等多种文化的影响。壶盖所谓的莲瓣纹正是从西周青铜器上鸟纹到环带纹再到立体环带纹(环带纹镂空的形式)演化而来,立鹤是吸收了西周晚期以来晋国青铜器鸟形饰的风格,而壶身的龙形饰、圈足的虎形足更是直接采纳了楚文化青铜器的因素。

  因此可以说,莲鹤方壶是在继承和综合了多种旧制文化特征基础上,达到了创新,从而形成新制,对后来青铜器乃至其他质地器物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莲鹤的定名,从青铜器研究角度看似不太准确,然其最直接形象地概括了方壶最大的特点,故而深入人心且已约定俗成。

  “同时,我们是不是可以说,这样的造型固然可能主要是青铜器器形纹饰的发展演变、生产工艺的传承和自觉性而形成的,但其与现实世界事物的高度吻合,就是彼时的人们将之比附为莲鹤,有着与今天人们一样的美好愿望,也未为不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