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贵州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香港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

搜 索
投稿邮箱:zxwhnxw@163.com
新闻热线:0371-65700861

首页 > 头条 > 正文 >

河南发布建设制造强省三年行动计划 到2025年形成7个“万亿级”集群

  • 2023年08月17日 09:39
  • 来源:顶端新闻·河南商报
  • 责任编辑:李新贺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陈正洋

  日前,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建设制造强省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简称《行动计划》),根据《行动计划》,到2025年,河南要初步建成以“能级高、结构优、创新强、融合深、韧性好”为鲜明标识的先进制造业强省,并提出,要形成1到2个世界级、7个万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28个千亿级现代化产业链。

  目标

  制造业占全省生产总值30%以上

  对于发展目标,《行动计划》提出了具体标准。

  产业能级方面,先进制造业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前列,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40%,其中制造业占比稳定在30%以上,全部工业增加值力争达到2.3万亿元,制造业增加值力争突破2万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力争突破2.8万家,形成一批世界一流企业和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

  产业结构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30%,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15%,形成1到2个世界级、7个万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28个千亿级现代化产业链。

  产业创新方面,国家级创新平台突破300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研发活动覆盖率达到100%,制造业质量竞争指数达到86以上,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知名品牌。

  产业融合方面,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率达到80%以上,建成省级及以上绿色园区(工厂)500家。

  产业韧性方面,形成空间上高度集聚、上下游紧密协同、供应链集约高效的产业链群发展模式。

  任务

  力争培育省级及以上绿色工厂500家

  如何实现制造强省“小目标”?《行动计划》明确了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集群化”5大主要任务。

  高端化方面,《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力争30%的传统企业转型为战略性新兴企业,产业规模达到2.6万亿元,实现“五年倍增”。力争高端装备产业规模突破3000亿元,占装备制造业比重提升到30%。

  智能化方面,《行动计划》特别提到,加快建设省元宇宙科创产业园、中原数据要素生态产业园。到2025年,力争培育30家“数字领航”企业、300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标杆、30个数字化转型示范区、30个制造业数字化赋能中心。

  绿色化方面,到2025年,力争培育省级及以上绿色工厂500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50家,建成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100家。

  服务化方面,每年培育30个左右省级及以上服务型制造试点示范企业。

  集群化方面,到2025年,力争创建现代农机、先进超硬材料等10个国家级产业集群;开展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力争培育300个市域、县域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创建10个左右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重点

  省级各类创新平台达到8000家,建成28个千亿级重点产业链

  《行动计划》明确,到2025年,力争省级各类创新平台达到8000家,承担30项国家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突破和推广应用100项“五基”细分领域关键技术与产品,推广应用300项自主创新产品。

  努力建成先进超硬材料、新能源汽车等28个千亿级重点产业链。落实产业链链长和盟会长“双长制”,推动重点产业链迈向千亿级、晋级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做强龙头企业,到2025年,力争新增千亿级制造业企业2家,百亿级头雁企业达到60家。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力争每年分别培育1000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00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支持“专精特新”企业上市融资,力争每年上市挂牌企业达到20家。

  突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与洛阳、南阳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引领带动作用。以洛阳市为中心,带动三门峡市、济源示范区,建设豫西转型创新发展示范区;以南阳市为中心,与信阳、驻马店市对接淮河、汉江经济带,打造豫南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以商丘、周口等市为主,建设东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推进安阳、鹤壁、濮阳市一体化发展,打造豫北跨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