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贵州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香港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

搜 索
投稿邮箱:zxwhnxw@163.com
新闻热线:0371-65700861

首页 > 头条 > 正文 >

关注第47个国际博物馆日丨在博物馆豫见美好生活

  • 2023年05月18日 09:50
  • 来源:河南日报
  • 责任编辑:李新贺

  编者按

  5月18日是第47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为“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本报以“博物馆赋能美好生活”为主题,分别从博物馆陈展理念、博物馆研学以及博物馆数字化建设三个角度,以全省各地各具特色的博物馆展陈、社教、研学案例,呈现河南博物馆事业最新发展态势,展现文物多重价值,更好搭建博物馆与公众的沟通平台。

5月17日,在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学生们走进开封市博物馆,参观丰富多彩的藏品,了解历史文化、感受展品的厚重历史。李俊生 摄
5月17日,在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学生们走进开封市博物馆,参观丰富多彩的藏品,了解历史文化、感受展品的厚重历史。李俊生 摄

  博物馆成为“第二课堂”

  河南日报记者 温小娟

  “3000多年前,二里头先民们都吃什么粮食?他们怎么种植农作物?”5月16日、17日,洛阳市第二外国语学校的400多名学生走进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研学《夏都农场·五谷种植》课程,孩子们参观博物馆学习历史知识,深入了解先民们的衣食住行,并体验开盲盒播种五谷。

  《夏都农场·五谷种植》是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最新推出的研学课程,兼具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该博物馆此前开发的研学活动“最早的中国”“夏都诞生记”,涉及考古发掘体验、陶器修复等方面的课程,成为大众研学活动的热门选项,极大发挥了传播中华文明的窗口作用。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研学教育部主任李媛说,博物馆研学课程以夏文化为核心,同时延伸至二里头遗址、考古发掘知识、黄河文化等不同方面,根据课程难易程度,分小学、中学、大学等不同类别。“我们希望以研学的形式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李媛说。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近几年,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以深度体验和实践学习为目的的研学活动不断升温。在此背景下,各地博物馆与学校、社会机构开展紧密合作,推出了形式多样的研学课程。博物馆已成为中小学教育的重要一环,是青少年不可或缺的“第二课堂”。

  今年,洛阳博物馆《我是小小策展人之“我眼中的古都洛阳”》研学课程,入选第四批河南省研学实践教育精品课程。该课程以“策展”为主线,使学生在策划、实施一个真实展览的过程中,沉浸式了解河洛文化,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创新探究的精神。今年4月,该馆推出的“沉浸式实景剧场体验+夜宿”项目,结合“研在博物馆、玩在剧情里”的设计,成了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期间大众研学的热点。

  今年以来,河南博物院常设的研学课程《博物馆里“趣”寻宝》,吸引了一批批学生前来体验。学生携“寻宝图”进入展厅,依次寻宝,直至八个展厅全部参观结束后,研学老师对活动中涉及的文物进行解读,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华夏文明的发展过程。

  河南博物院社教部主任林晓平说,近年来,河南博物院相继推出“历史教室云课程”“特约讲解主题课程”“国宝守护特训营”等系列研学课程,同时逐步面向社会开展全龄段、统一化、突出研与学紧密结合的大型研学,满足了公众多样文化需求。

  数字化让博物馆“厚积薄发”

  河南日报记者 郭歌

  由河南省文物局指导、河南日报联合全省各地博物馆打造的“指尖上的国宝”栏目,在今年国际博物馆日推出第100期数字化“国宝”。一年时间里,该栏目汇聚全省各地博物馆“三维”数字文物、视频或数字展览馆,让“藏”在博物馆、“躺”在库房中的文物“一点就到家”,在指尖上“动”起来、“活”起来。

  近年来,我省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在数字技术的赋能下,一改过去的“严肃”形象,借力“线上”与“线下”实现创新与传承,以脑洞大开的策划创意、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实现了和大众的“双向奔赴”。

  河南博物院先后在支付宝上线了地下室互动产品“一起考古吧”“全国首个AR弹幕服务”“全国首款有声数字纪念票”等一系列数字化尝试;开封博物馆里的巨幅动态《清明上河图》,让观众真实体验“东京梦华”的繁荣昌盛,复原水运仪象台、活字印刷术等让人叹为观止;洛阳博物馆推出的《夜游洛博记》系列第三期“唐代妆容”在网络平台开启,50多万名网友在直播间“夜游”洛阳博物馆,观看唐朝文物复原妆容,学习2000多年前妆容背后的历史文脉……这些原本珍藏在橱窗里的文物、陈列在大地的遗迹、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通过全息呈现、数字孪生、多传感器融合等新体验技术,在满足公众多元、个性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也为迈向“元宇宙”提供一种文化坐标。

  在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院长胡钰看来,新科技特别是数字技术的运用,无疑是当代博物馆文创发展中极具显示度和内生力的趋势。打造文物的数字形态、形成文物的数字空间、推动文物的数字互动,各种沉浸式、互动式的数字博物馆为传统博物馆建设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河南省博物馆数字群落二期正式上线,新增项目全景馆、3D文物板块,集中展示部分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成果,不断丰富博物馆数字群落的展现形式,为网友提供足不出户、线上趣游博物馆的全新体验。

  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认为,“流动的博物馆”让传统博物馆的被动社会教育服务变为主动延伸宣传教育,通过启发和培育,带动更多人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亲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推进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和数字化发展。在古今相通、虚实交织的数字时代,博物馆逐步成为古今对话和虚拟增强的试验场,以数字化持续升级完成一次又一次的“厚积薄发”。

  顶端上线博物馆地图

  精品陈列展“火”起来

  河南日报记者 张体义

  5月16日,第二十届(2022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终评会在福州举行,33项入围终评项目中有4项来自河南。中国文字博物馆的“文以化人字以载道——中国文字博物馆续建工程基本陈列”,郑州市商城遗址保护管理处的“巍巍亳都王都典范——郑州商代都城文明展”,郑州博物馆的“繁星盈天——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展”,上海博物馆和河南博物院共同策划的“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等都是2022年度的热门展览,也是反映我省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省全面提升以学术研究为支撑的博物馆陈展。河南省文物局坚持每年开展“河南省优秀陈列展览”评选活动,提升陈列展览内容和形式设计水平,积极推荐参加“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

  河南博物院副院长李琴说,精品陈列展览是吸引观众的核心力量。近年来,以河南博物院为龙头的河南博物馆行业,秉持“传播目的明确、内容科学简洁、重点亮点突出、观众喜闻乐见、公众积极参与”的陈展理念,策划推出了一系列深受观众好评的展览。创新理念,更好诠释陈展内涵,河南博物院“泱泱华夏·择中建都”基本陈列是将中原文化的源头性、核心性、连续性、融合性和创新性引向深入的一项重要实践。开拓视野,更好拓宽陈展外延,不少展览吸收了新的考古发现材料和研究成果。科技赋能,将5G、VR、AR等新技术融入陈列展览,以多种手法让“文物活起来”,将线下陈列与智慧博物馆、线上呈现相结合,将参观体验与现代科技和生活方式相结合,增强体验感。同时,我省博物馆还引进了一些外国精品展览,河南博物院引进的“金字塔·不朽之宫展”、郑州博物馆引进的“微观之作:英国V&A博物馆馆藏吉尔伯特精品展”等都深受观众好评。

  郑州市创意装饰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胥昌群说,近年来,我省博物馆建设方兴未艾,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郑州博物馆新馆、仰韶文化遗址博物馆、洛阳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洛阳古墓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续建工程等都推出了新的大型陈列展览,河南丰富的博物馆建设项目提升了本土展陈设计单位的水平,立足河南,融汇南北,创造出“中原气质”的风格意象,精品陈列展览正在成为“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塑造的重要打卡地和旅游目的地。

  “隐居”大学里的博物馆

  河南日报记者 曹萍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很多著名博物馆值得一看,高校中“隐居”着的一批“小而精”的特色博物馆也颇有看头。跨越千年历史的粮食生产用具、郑州产的第一批收音机、各个朝代的钱币……在河南10余个高校博物馆中,藏着不少“宝贝”,等待更多人来发现和认识。

  在位于郑州高新区的河南工业大学校园内,有一座中国粮食博物馆。民以食为天,中国的粮食文化源远流长。走进博物馆,从古老的斛、斗、升、合等粮食称量器具,到泛黄的历代粮食文书,再到粮食生产加工器械的发展演变,可以了解粮食文化的发展脉络和方方面面。

  中国粮食博物馆名誉馆长师高民介绍:“学校的前身是郑州粮食学院,在粮食文化研究方面有深厚的积淀,是博物馆建设的坚实基础。目前,博物馆设有两大展区,收集了各种粮食文化资料40余万件。”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有个钱币博物馆,河南农业大学拥有中原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农业博物馆,南阳师范学院藏有一个独山玉博物馆,郑州轻工业大学建有电子科技博物馆,河南中医药大学建有中医药博物馆……一校一馆一特色,立足不同学科特色是高校博物馆的“基因”。

  建在大学校园里的博物馆,服务高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是首要任务。最近,郑州大学地图博物馆正式开馆,这也是郑州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一项标志性成果。

  “地图博物馆可以充分发挥学院传统学科的基础优势,结合地理信息、计算机科学等新兴技术搭建起多学科交叉的桥梁,在培植新的学科生长点和形成办学特色上作出贡献。”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州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高俊说。

  除了服务高校,如何让高校博物馆不只是“藏在深闺人未识”,而是让更多人走进来,更好地服务社会,成为高校博物馆的新议题。中国粮食博物馆探索“牵手”中小学,把孩子们请进博物馆参观学习,同时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走出去,开展公益讲座,把粮食文化带到中小学校园。

  “由于面临人员、管理等方面的难题,目前高校博物馆的社会开放程度还远远不够。高校博物馆可通过与政府、社会组织合作,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更多地向公众敞开大门。同时,发挥专业研究优势多编撰相关图书,作为博物馆的‘文化使者’,不断扩大影响。”师高民说。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